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怪樹落果加工 安平區社造新鮮試

2010/08/31 06:00

安平區鄰近社區居民合力採集肯氏蒲桃樹果子,為大自然生態盡份心力。(文化觀光處提供,記者洪瑞琴翻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健康路三段、安億公園及東寧運動公園,種有美麗的肯氏蒲桃樹,雖然樹型優美,但因落果造成市民困擾,文化觀光處、安平區公所發動社區志工撿果,並研發果醬製作方法,希望化為「奇異小藍果」社區營造,為大自然生態盡份心力。

肯氏蒲桃行道樹林相美,每年6至9月為結果期,可是落果掉滿地,果漿迸出汁多,去年結果纍纍,加上雨天路滑,健康路就傳出多起機車騎士摔倒意外,建設處雖然為了減少落果情形,派員修剪枝幹,又在開花季噴灑生長抑制劑,但這樣作法,引來保育界抗議聲。

肯氏蒲桃抓地性佳,又不會竄根,耐鹽分、耐熱氣候,作為行道樹很普遍,砍除移植並非良策;文化觀光處表示,其實它是附加價值極高的樹種,日前台北華山社區來訪,與安平區社區分享活化經驗,肯氏蒲桃在他們當地被視為寶,果實製成果醬、麵包、漱口水,並可用來染布,也是很好藥用植物。

因此與華山社區交流後,國平社區志工也研發製果醬方法,並與鄰近社區等社造夥伴,在安億公園舉辦「肯氏蒲桃」採集樂活動,讓社區居民重新認識肯氏蒲桃樹,並希望推廣出去,能將這居民口中的「落果怪樹」,轉化成社區資源。

國平社區志工學習利用肯式蒲桃樹果實製成果醬方法。(文化觀光處提供,記者洪瑞琴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