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巡行十八庄 越來越冷清
2010/05/07 06:00

媽祖巡行十八庄的行程,在大里市遶境後畫下句點。(記者陳建志攝)
有歷史意義 信徒盼政府重視
〔記者陳建志/大里報導〕有上百年歷史的大屯區媽祖巡行十八庄活動,6日在大里市遶境後,結束今年媽祖巡行活動,因早年熱鬧盛大,如今卻一年不如一年,信徒希望相關單位關注此民俗活動,恢復往日盛況。
據了解,媽祖巡行十八庄活動,源起於清朝道光年間,當時台中市旱溪一帶與台中縣烏日、大里、霧峰、太平等地,發生「黑龜」病蟲害危害稻作,因情況嚴重,民眾提議轄內各廟宇媽祖齊聚出巡,沒想到神轎所經之處,病蟲害逐漸消失,此項活動也跟著流傳下來。
大里福興宮副董事長張滄沂表示,最早媽祖巡行十八庄的行程,農曆3月初一烏日鄉下埔仔、初二阿密哩、初三五張犁、初四大里瓦瑤仔、初五詹厝園、初六大突寮、初七田寮、初八涼傘樹、初九內新庄、初十太平市車籠埔、十一塗城、十二草湖、十三阿罩霧、十四柳樹湳、十五吳厝庄、十六丁台、十七喀哩、十八石螺潭、十九溪心壩、二十日台中市旱溪,二十三日巡完大里後回鑾入廟。
不過近來遶境行程已更改,喀哩、石螺潭和溪心壩在同一天,大里市也改到農曆23日,昨天大里福興宮在媽祖誕辰時舉行遶境,沿途不少民眾燃放鞭炮、焚香祭拜。
張滄沂表示,早年有「十八庄遶透透,大里呷中午」的俗諺,各地遶境時,家家戶戶請客、辦流水席,造成車輛大排長龍、交通阻塞的現象,但921大地震前逐漸沒落,大地震後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信徒表示,大甲鎮瀾宮遶境活動,在廟方、縣政府等單位推動下,已成為國際知名民俗活動,反觀大屯十八庄媽祖巡行卻是越來越冷清,希望相關單位能關注,保存此項具歷史意義的民俗活動。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