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術家駐村創作 漁光島遇見環境藝術

2019/01/02 06:00

漁光島廟宇旁的建築牆面,國際藝術家採用和廟宇一樣的紅色進行創作。(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波、荷、澳、巴西等五國的十八位藝術家,去年底以駐村創作方式,在漁光島進行環境藝術創作,每件作品都融入在地環境元素,引導民眾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漁光島,與大自然對話。

各國藝術家進駐漁光島約半個月的創作期間,先在社區挑選適合的建築,在不失原有建築面貌下,將大自然元素稍加施工或修飾,如廟宇的顏色、防風林的光影、枯葉、民宅旁的芒果樹、天空等,讓民眾觀賞時,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受。創作過程中常有社區居民前來交流,還有外國藝術家因而愛上台南,計畫要移居。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辦理「Ar/t/chitecture環境藝術創作展」多年,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郭博州為台南西港人,將資源帶回故鄉分享,與文化局、Sonder Foundation合作,集結國際藝術家到台南以漁光島建築環境創作。

目前作品已完成,包括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內兩件、漁光里社區活動中心的牆面、社區的民宅牆面、廟宇旁的建築牆壁等,以簡單線條組合創造出的圖案,與周圍環境結合;林間步道的立體作品則以六十四柱、一千兩百八十片線條圖案,組成藝術符碼圍繞一圈,民眾在外圍繞一圈看到的圖案,和作品內圈呈現的不同,站在圓圈正中央更完全看不到圖案,視線穿透作品看到周遭的環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