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史博建置資料庫 史料數位分享

2018/10/10 06:00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新建「台南文史研究資料庫」與「台南新報資料庫」,並開放民眾上網瀏覽。(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落腳台南迄今已七年,最近與文化局、台南市文史協會合作,將在地文獻研究與史料數位化,新建「台南文史研究資料庫」與「台南新報資料庫」,並有全文檢索功能,不僅可提供研究者參考,一般民眾也可以輕鬆查詢想了解的資料,認識台南在地的庶民與文史故事。

台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台南文史研究資料庫」與「台南新報資料庫」除了有全文查詢的功能,更結合地理定位、詞頻分析等數位人文技術,提供時間軸檢視、空間檢視等,跳脫傳統的文字描述框架。數位化並開放公共參考,將以往相對被忽略的戰後初期資料的重要性重新揭露,是地方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認識在地庶民生活、文史故事

「台南文史研究資料庫」的內容為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台南地區的研究期刊,包括台南縣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的《台南文化》、《南瀛文獻》,以及台南市文史協會的《文史薈刊》舊刊,目前共收錄六十二冊期刊、一千五百多篇文章,並分為西區、安平、採訪記、俚諺、熱蘭遮城、赤崁樓、虎頭埤、關子嶺等細項。

研究組研究人員陳玉珍表示,台南地區的本土化運動,其實早在戰後就有非常詳實研究,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在地文史工作者結合清代官紳文人說台南事的傳統,以及日治時期學者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撰寫史事考證的文章,也深入台南各地訪問記錄、採集史料,「台南文史研究資料庫」收錄的就是這些台南研究先行者們的心血結晶。

日治時期南部的《台南新報》、北部《台灣日日新報》、中部《台灣新報》,並稱為台灣三大報,研究組人員蔡姉諭說,當時中、北部的兩大報內容,以政策、法令規章、時事新聞為主,《台南新報》相較之下則較具濃厚的在地性,包括戲曲活動、娛樂生活等,和人民生活緊緊相扣,是過去台南的鮮活印記,為研究日治時期台灣社會情形與庶民生活概況的重要史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