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拚觀光 規劃重建石滬群

苗栗縣後龍鎮外海的合歡石滬是本島少數保存良好的石滬之一。(紀介五提供)
早期曾有20餘座 目前僅2座
〔記者鄭名翔/苗栗報導〕苗栗縣後龍鎮海岸邊擁有兩座歷史近三百年的「合歡」、「母乃」石滬,仍提供附近漁民漁撈使用,也是台灣本島僅存最大且具漁獵功能的石滬,四年前更被苗栗縣政府列為文化景觀,後龍鎮公所除編列預算維護,另也擬從台灣電力公司每年撥給後龍鎮的回饋金中,挪用部分資金,盼於外埔漁港北邊重建一座石滬,未來陸續打造沿海石滬群,創造在地特色景點。
後龍鎮長朱秋隆表示,早期在外埔、海埔、水尾、秀水、中和、南港里一帶共有廿餘座石滬,但因禁不起長年巨浪侵襲,多數皆已傾圮毀損,僅存的合歡及母乃石滬在公所及苗栗縣石滬文化永續維護協會努力保存下,三年編列三百多萬維護經費,使兩座石滬仍保持著完整樣貌,持續提供沿海居民漁獵使用。
爭取經費 可望明年先蓋一座
除積極維護現有石滬,後龍鎮公所另也向台電爭取一百八十萬元回饋金,擬於合歡石滬與外埔漁港之間再重建一座石滬,然而因當地石材不足,必須從別處運送,使得重建費用提高至兩百五十萬元,最快於明年初重新招標,可望明年先重建一座,朱秋隆強調,盼未來能在沿海重現共五座石滬群,創造在地觀光特色。
石滬文化節 邀請民眾抓蟹捕魚
而為讓民眾體驗先民藉石滬利用潮汐捕魚的智慧,後龍鎮公所連三年舉辦「石滬文化節」,今年將於八月十一日邀請民眾一起到石滬內抓蟹捕魚,限五百名額,八月一日開放報名,朱秋隆說,過去開放報名經常「秒殺」,籲請有興趣的民眾今年動作要快。
後龍石滬文化節當天將於下午兩點,配合退潮時間,讓大小朋友們走入石滬內,體驗抓蟹、採螺、捕魚的樂趣。八月一日起早上八點半起開放報名,網路名額限定一百五十名、紙本名額限三百五十名,共五百名額,額滿截止。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