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觀察筆記》聽霧霾的聲音

2017/12/19 06:00

反空污躍為選戰主軸。

中國的霾害加上東北季風吹襲,沉澱在南台灣的霧茫茫壓住其他污染,成為頭號公敵,突然之間,環保署的作為、空污法修正案、地方政府對大工廠的態度,都被端上檯面,讓人訝異。

這是今天才發生的嗎?年年冬天都會看到霧茫茫,空污也是存在的老問題,難道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反空污大遊行就引發社會共鳴,政府列為施政第一先?

過去也重視,然而多束手無策,因為霾隨著季風從中國投奔自由台灣,能如何?他們在北京大動干戈,成效尚未明顯,又如何降低污霾的生成?

我國呢?解決企業投資的五缺已是當務之急,關乎台灣下個十年的競爭力,關係台灣人才能否己用,關聯台灣人口衰減否,關鍵著台灣外貿續強否,經濟與空污的協調,正是論空污文章好壞的破題。

高雄需要產業,需要就業,需要人口,金流與人流的流動撞擊形成更大的輪轉,造就城市向前,卻是停步回首,自問:宜居嗎?

(資深記者黃明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