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盪鞦韆比賽
2017/09/12 06:00
中秋盪鞦韆比賽,是蘇澳鎮傳承已久的民俗活動,參賽者必須利用技巧,將鞦韆盪到六 米高,並且出腳踢中掛在鞦韆前方竹竿上的銅鈴,在時間內踢中銅鈴次數最多者,便是優勝者,考驗參賽者膽量、耐力跟平衡感。
盪鞦韆是民間自發的活動,發源地在蘇東里,因里內有間永福宮土地公廟,於是每年盪鞦韆就在永福宮前方廣場舉辦,時間多訂在農曆八月十六日土地公生日前夕,不僅為土地公暖壽,也是早期農業社會難得的娛樂消遣。
早年物資缺乏,盪鞦韆比賽沒有獎金,獎品多是用月餅、雨傘、乾糧、米等民生用品為主,蘇澳鎮盪鞦韆活動曾一度停辦,直到民國一百年,鎮公所為傳承這項習俗,才重新接手,並擴大舉辦。
(整理:記者張議晨)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