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教會禮拜堂 動土改建
2007/01/02 06:00
〔記者洪敏隆/台北報導〕超過百年歷史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歷經古蹟指定、教會與北市文化局提訴願等波折,最後達成保存禮拜堂古蹟本體風貌,爭取教會改建更大空間的雙贏局面,教會昨天舉辦修建工程動土典禮,預計兩年後完工,重現大稻埕教會風華。
大稻埕駐堂牧師羅仁貴說,改建的禮拜堂會往前移幾公尺,依照原貌用原有舊磚重建,後方則加建約九層樓的新建物,地下兩層樓為停車場,一至三樓為禮拜堂,四至九樓為圖書館、教室等,滿足弘揚神學、推廣福利服務的成長需求。大稻埕教會新舊建物興建經費為一億七千九百多萬元,新舊建物採整體設計,兩建物可連通,但材質不同,不會混淆古蹟本體與新建築。
位於北市甘州街四十號的大稻埕教會已有百年歷史,是當初大稻埕茶商李春生參考福建沿海傳教士所興建的教堂為藍本,由台灣匠師運用本地技法所建,但年久失修,樑柱也明顯傾斜,教會因而計畫改建。
李春生第六代子孫李達平說,這項早在廿多年前就要改建的計畫,經信徒奉獻籌得建堂基金,卻又遇到土地產權問題,幾年前取得產權動工興建,北市文化局卻在會勘後,將教會列為市定古蹟,使改建進度再度延宕。
教會還為此與市府打行政訴訟,最後終於達成古蹟保存與教會發展雙贏的解套方案,由前台北市長馬英九以特簽方式,克服法規限制,昨天順利舉行動工典禮。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