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28年來首設》新住民燈區亮相 放水燈送厄迎福
2017/01/17 06:00

台灣燈會「新住民燈區」昨亮相,雲林縣長李進勇(左四)與來賓體驗放水燈,送厄迎福。(記者林國賢攝)
〔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台灣燈會「新住民燈區」昨亮相,透過母親之河串連整個燈區,展現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菲律賓等國豐富的文化,展現多元文化價值。
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新住民燈區是台灣燈會舉辦廿八年來第一次設置,主要為表達對縣內一萬五千多名新住民的尊重,展現新住民文化風情,讓新住民朋友賞燈時,不止是遊客的身分,更可以藉此讓母國特色燈飾在台發光。
昨日上午,李進勇與移民署副署長鐘景琨、虎尾鎮長林文彬、北港鎮長張勝智等多人一起施放水燈,體驗東南亞國家「放水燈」祈福文化習俗,為台灣送厄迎福,也邀請全國民眾一起到雲林賞燈,體驗精彩多元文化。
縣府社會處長丁彥哲表示,新住民燈區是今年開創的亮點燈區,地面彩繪母親河串連燈區,傳遞新住民血脈熱情,展現多元文化融合精神。
丁彥哲說,今年燈會以「吉鳴雲揚」為主軸,燈區內特別設立特色的蛋形投影,呼應「吉鳴雲揚」與多元文化主題。
雞年蛋型投影裝置結構主要以球體固定投影,將五個國家的主要文化縮影輪播,呈現多元文化及民族融合之美,帶領民眾進入熱情的東南亞文化異世界,營造親切溫馨的幸福之門。
移民署副署長鐘景琨表示,台灣現有五十多萬新住民,新住民第二代有卅六萬多人,雲縣政府重視新住民心聲,成為台灣燈會主角,並在年節感受母國過年團圓氣氛。
-
首創新住民燈區 母親之河串連台灣燈會
-
母親之河 台灣燈會設新住民專區
-
美術園區核心地段優勢 學區輕豪宅稀缺更搶手
-
台灣燈會首創新住民燈區 歡迎娘家親友來台
-
雲林喜迎燈會 邀新住民逗鬧熱
-
台灣燈會節目出爐 時尚秀拚歌舞秀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