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五帝廟「畫中畫」 揭取3年後再拼回
2016/12/07 06:00

修復師分組重新拼組破碎的壁畫。 (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八吉境五帝廟保有府城彩繪匠師潘春源、潘麗水父子的壁畫,兩代作品相隔廿年,重疊在同一面牆,形成「畫中畫」,廟方三年多前為了翻修擴建,以「揭取法」方式,保留珍貴的彩繪,直到最近再將雙層壁畫依原貌重新安裝回牆面,後續將找來潘家第三代潘岳雄修補壁畫。
八吉境五帝廟是台南市首次以「揭取法」保留重疊彩繪壁畫,由於不具古蹟或歷史建築身分,沒有公部門經費奧援,由高雄科工館修復師吳慶泰等多位各地修復師提供專業協助。吳慶泰表示,下層壁畫為潘春源於大正年間所繪,上層壁畫則是昭和年間由潘麗水在原畫上打毛抹灰後重繪,兩者都很珍貴,上層壁畫約一公分厚,但下層因與底層的水泥黏結太牢,在揭取時必須與水泥一起切下來,非常重、也容易壞,加上保存環境等因素,部分已碎掉,在重置回牆面之前,必須有一組人先一一拼圖重組,每個環節都很費工。
吳慶泰說,揭取下來壁畫共有大型兩幅、中型兩幅、卷書四幅,每一件都是「畫中畫」,由於底層的畫連水泥一起切,厚度三至五公分不等,貼回會出現高低差異,碎片拼貼處也會有裂縫,後續會請潘岳雄進行修補。
廟方表示,廟宇翻修擴建時重新鑑界,因與其他建物緊鄰的兩面牆都非廟方所有,必須歸還,因此牆上彩繪無法現地保留,且擴建後格局略有改變,壁畫位置也需更動,當年才會大費周章保留畫作。
常委陳世偉表示,一間廟宇坐落在街市很久,大家擁有共同記憶,如果一有錢就要打掉做新的,過去捐獻者的心血、民間工藝師的作品也將消失。

八吉境五帝廟3年多前以揭取法保存的壁畫,重新再置回牆面。 (記者劉婉君攝)

潘春源的三綱五常圖。(記者劉婉君攝)
-
全國唯一 賽德克族文化彩繪郵筒啟用
-
貢獻台灣王金河等4人 登上五帝廟三川殿屋脊
-
宜誠天玓 中路特區稀有新成屋 近享雙園生活
-
潘春源父子重疊壁畫 五帝廟依原貌裝回
-
竹東河濱公園 堤防彩繪壁畫今亮相了!
-
巨型「史努比鞦韆」氣偶全台首度亮相 Global Mall購物節萌力發威
-
(台南)王金河、八田與一塑像 登八吉境五帝廟廟脊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