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工期、監車流 松江路交通沒打結
2016/10/25 06:00

松江路西側自行車專用道採用「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PAC),其孔隙較一般瀝青大而透水性強。(記者何世昌攝)
〔記者何世昌/台北報導〕松江路西側自行車專用道今年十月完工並通車,期間未造成交通堵塞問題。工務局新工處共管科長陳昭志表示,之前拓寬自行車道導致北市交通打結,工務局在市長柯文哲指示下採用「閃電戰」,將六個月工期縮減剩四個月,遇雨搭設雨棚讓施工不中斷,且分段施工,避免全線施工造成塞車,並設置了車流視訊監控系統,廿四小時掌控施工段路況,隨時排除塞車障礙。
工務局新工處共管科長陳昭志說,新工處投入八千餘萬元拓寬長達兩公里的松江路西側人行道,整體工程包含:重新整理人行道下方的配管、配線,將十餘個原本設在地面上的變電箱下地;規劃設施帶,並設置木質防水塗層座椅、擴大樹穴以利路樹生長;人行道外側則增設寬約一.五公尺的自行車專用道。
考量極端天候 鋪面透水性強
陳昭志也特別指出,考量極端氣候盛行,強降雨頻仍,松江路西側自行車專用道採用「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PAC),其透水性強,降雨可在數秒內完全吸收,自行車騎士不會因為鋪面積水而打滑。
工務局長彭振聲表示,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集水井可確保自行車騎士用路安全,還能降低鋪面溫度攝氏二至三度,減緩熱島效應,全長耗資一.八億元。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