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愛河模式
2016/10/02 06:00
高雄愛河早年水清如鏡,但民國五十年代後,隨工商發展變得惡臭四溢、魚蝦絕跡,六十年代省府及高雄市政府開始同時整治愛河及建設污水處理廠及下水道系統,設置多處污水截流站,將污水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置,再排放出海,降低對愛河的污染。
民國七十年代之後市府持續清除佔用河川地的違章建築,開闢公園,並持續增設污水管線、改善抽水站設備、設置雨、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等,提升愛河的水體自淨能力,成功完成愛河整治工作,現在的愛河水岸空間已經形成在地觀光特色,也是促成高雄脫胎換骨的關鍵。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網站,整理:記者林欣漢)
-
基隆河港水域環境整治 李應元:比照高雄愛河模式
-
基隆旭川河整治 環署:比照愛河模式
-
台灣燈會遊程與展演 邀您暢遊桃園
-
台中筏子溪上游 洪慈庸爭取整治、新建護岸
-
地段稀缺價值 愛河灣景觀輕豪宅受寵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