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陶藝雙年展 作品多元、塑性高
2016/09/21 06:00
義大利陶藝家阿伯丹.札尼的作品「去野餐」諷刺意味濃厚。(記者張安蕎攝)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陶瓷的可塑性極高,在藝術家巧手之下,竟成為硬紙板、藤編籃子、白紙等各式各樣材質,讓許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想一摸究竟!眾多顛覆傳統的陶藝作品,在鶯歌陶瓷博物館「陶觀—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中大放異彩,展期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二日止。
以色列籍陶藝家強納森.赫普(Johnathan Hopp)的作品「多邊形創作」外形像極利用硬紙板折成的多邊形紙盒,赫普說,他先把瓷土灌入硬紙板模中,再經過鈷藍釉燒及雷射切割等繁複過程才能完成,藉此可製造出傳統方法很難、甚或不可能製造出來的形狀,非常新奇有趣。
義大利陶藝家阿伯丹.札尼(Abdon Zani)的作品「去野餐」則利用陶土做出藤編籃子,籃內盛裝滿滿武器,用來說明目前有許多國家戰火連連,失去許多寶貴生命,戰爭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去野餐一般容易,諷刺意味濃厚。
韓國陶藝家鄭蘇伊(Jeong Soi)的作品「剪下貼上」則是使用不同樣式的花邊剪刀,在黏土上剪出各種切面,來表達黏土如紙般的輕薄特性,同時透過花邊剪刀表現出線條、陰影和重疊的效果,相當特別。
陶博館館長吳秀慈表示,陶藝雙年展跳脫傳統陶瓷的表現手法,嘗試反轉土與釉主客的依附關係,深入探討陶瓷的可能性與未來性,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前來欣賞。
韓國陶藝家鄭蘇伊的作品「剪下貼上」表達出黏土如紙般的輕薄特性。(記者張安蕎攝)
以色列籍陶藝家強納森.赫普的作品「多邊形創作」,像利用硬紙板折成的多邊形紙盒,實際上卻是陶瓷作品,讓外界直呼不可思議。(記者張安蕎攝)
-
後壁高中陶藝英語教學 德國高中學子樂陶陶
-
108位藝師齊聚北港 五湖四海宴一次看個夠
-
全國電子超狂破盤來了!指定大家電、筆電出清下殺5折起
-
無鉛交趾陶 兄弟檔製茶具、碗盤
-
台灣陶藝獎 胡慧琴、盧嬿宇獲新人獎
-
攜手善行 照亮未來:2025愛心獎現正接受申請 邀您共同見證愛的力量
-
新住民大陸配偶 成就知名陶藝家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