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年年減 淡水環境藝術節縮水

淡水環境藝術節以「藝術踩街」作為系列活動開場,現場好似大型嘉年華。圖為去年活動場景。(資料照,記者李雅雯攝)
大型戶外環境劇場 將成絕響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水區年度盛事「淡水環境藝術節」將於十月一日展開,千人藝術踩街、街角藝術表演等系列活動將相繼登場;戶外環境劇場由沒有戲劇科班訓練底子的素人演員演出,每次演出叫好又叫座。然而,困於經費年年限縮,戶外環境劇場今年縮小規模,淡水區公所預計明年將改至室內場地演出。
淡水環境藝術節結合在地居民、社區、學校等力量促成,踩街道具裝扮親手做、演員工作坊素人投入,籌備數個月後的成果展現,總讓人說「好感動」。大型戶外環境劇場在二○○九年首次演出,延續迄今,成為系列活動重頭戲,素人演員年齡層從十歲孩童跨到八十歲阿嬤。
今年移到觀潮廣場 明年轉進室內
淡水環境藝術節在淡水鎮公所時期是自編經費,另向縣府文化局提案爭取補助;升格新北市後,地方文化節經費由文化局審查提案分配,加上預算「年年打九折」的不成文規則,今年經費「歷年最低」,戶外環境劇場舞台規模隨之縮水,去年演出場地由滬尾砲台公園移到淡水河邊金色水岸,今年敲定演出地點再改到面積較小的觀潮廣場。
淡水區長巫宗仁表示,戶外環境劇場從居民參與排演到演出,彰顯了淡水核心價值,區公所不可能讓其斷掉,因應經費削減,考慮明年移到室內舉辦,可用淡水區市民聯合服務中心容納六百人演藝廳,也規劃和在地學校、企業合作,將民間資源拉入。
文化局主任秘書翁玉琴指出,升格後的地方文化節經費由文化局統籌,由各區公所提案申請補助,在「僧多粥少」情況下由評審委員綜合考量審查給經費,建議提案除了以「社區營造」概念為核心外,也需要構思創新,爭取評審委員的青睞;地方政府財源有限,也鼓勵各個區公所在舉辦地方文化節時,可和地方產業、企業合作,引進公部門補助外的資源。
-
世界民俗國際藝術節 台灣舞團法國發光
-
淡水環境藝術節 戶外環境劇場今年成絕響
-
台灣大哥大與臺北富邦勇士打造「超能戰隊 勇闖未來」主題週
-
戶外環境劇場 在地素人重要舞台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