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癌」蔓延快速 淡水古蹟恐遭殃

滬尾礮臺發現染上褐根病的樹木包括相思樹及榕樹,有些甚至距離建築物近,傾倒不僅會可能壓傷人,還會壓壞古蹟。(記者李雅雯攝)
滬尾礮臺園區 13株樹染褐根病
〔記者鍾泓良/新北報導〕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內滬尾礮臺園區十三株大樹,去年開始陸續發現罹患有「樹癌」之稱的樹木褐根病,為防止病菌持續蔓延殃及周遭樹木群,農業局已完成防治工作。農業局提醒,由於樹木根部支撐力不足,可能會傾倒,請遊客不要靠近;而進行土壤燻蒸時,民眾請勿靠近,以免吸入燻蒸劑。
樹木褐根病是台灣樹木普遍容易罹患的疾病,傳染力強,只要有一棵樹罹病,馬上會蔓延至周邊樹木;而往往出現病徵時,樹木已病入膏肓,故又稱為「樹癌」。由於該病害主要發病在根部,容易造成樹木傾倒。
根部支撐力不足 可能會傾倒
農業局林務科科長黃嘉文說,這次發病的樹木多為榕樹及相思樹,樹齡約十至廿年。他指出,有些距離建築物近,傾倒不僅可能會壓傷人,還會壓壞古蹟,因此必須優先處理。
為避免褐根病繼續感染,必須把地上部分鋸除,再把病株挖掉,最後因樹木根部及周邊土壤也會殘留真菌,所以還要針對土壤用燻蒸劑消毒。
燻蒸劑有劇毒 民眾勿靠近
他也提醒,感染褐根病的樹木可能傾倒,都有設置告示牌提醒民眾不要靠近;另外,在進行土壤燻蒸時,請民眾不要接近,以免吸到燻蒸劑的蒸氣。
距離建築物近 憂壓壞古蹟
台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郭城孟表示,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成為褐根病的溫床,因此,生長在都會區的樹木,因小樹穴易積水,所以常被感染。此外,燻蒸劑有劇毒,對於環境及人體不好,效果僅限於一棵樹,建議必須改善環境排水,才是根本之道。
農業局表示,為避免樹木褐根病疫情擴散,自九十九年起即進行全市調查、列管並防治,迄今防治數量已高達一千三百八十三株,疫情已獲得控制;呼籲民眾若發現有樹木出現樹冠稀疏、葉片黃萎及不正常大量落葉等情形,可通報農業局處理。

農業局獲知淡水古蹟博物館內滬尾礮臺園區13株大樹罹患褐根病後,即依照防治的SOP進行處理,包括鋸除地上部分、清除病株殘體,並進行土壤燻蒸消毒。(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獲知淡水古蹟博物館內滬尾礮臺園區13株大樹罹患褐根病後,即依照防治的SOP進行處理,包括鋸除地上部分、清除病株殘體,並進行土壤燻蒸消毒。(農業局提供)
-
綠色走廊褐根病入侵 200多棵樹命危
-
褐根病入侵瑞光綠帶 200多棵大樹岌岌可危
-
全國電子超狂破盤來了!指定大家電、筆電出清下殺5折起
-
林初埤木棉樹罹病 將移除病株、補植
-
為榕樹辦「生前告別式」 遊樂區好催淚
-
2025臺東慢食節首站在成功 一次嚐遍東海岸風味!
-
百年山茶樹褐根病入侵 美麗女樹醫搶救老樹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