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南)「摜籃假燒金」故事現場 也是紡織起源地

2024/06/06 05:30

台南呂祖廟全貌已消失,殘蹟仍留存百年地磚,見證歲月滄桑。(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語俗諺「摜籃假燒金」故事典故發生於中西區府中街呂祖廟,但少人知道此處在日治時期曾為機業傳習所,可說是台南紡織業起源地,文史界建議重視文史空間保留。

呂祖廟殘蹟 剩木構、地磚

南市文化局表示,許多歷史現場在歷經長時間的社會變遷,因被時代劃分走向存續或亡佚。「呂祖廟摜籃仔假燒金」故事,雖然民間廣為傳頌,即便有紡織業源起的新史料出土,但現場早已被民宅切分包圍,難看出歷史現場。

文化局強調,若透過歷史場域調查暨紀念物設置作業要點,對歷史場域製作紀念物、說明標示牌以及導覽活動等方式,可讓呂祖廟和台南機業傳習所原址,能夠更好地被記憶下來。

文史界籲重視歷史空間保留

「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表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讓建設經營上軌道,其中從紡織產業著手,於是各地出現機業傳習所,一八九九年設立的台南機業傳習所,可視為台南紡織事業的開端,設立地點就位於呂祖廟引心書院內,因參與創立的仕紳缺乏經驗或是投入不足,後來加上強度商業競爭下,台南機業傳習所(後改稱台南織布局)於一九○七年倒閉。

文化局︰可製紀念物、說明牌

雖然呂祖廟全貌已消失,但「厝包厝」幽暗景象,仍可見廟柱、廟牆殘蹟所留下來的百年清代木構、地磚,見證歲月滄桑。王子碩找出《台灣協會會報》、台灣日日新報等日治時期相關記載,建議重新審視呂祖廟文史價值。

「呂祖廟燒金案」,與「林投姐」、「陳守娘」為清代府城三大奇案。「摜籃假燒金」(提藍假燒金)寓意,從世俗諷刺偷情衍伸「表裡不一」的意思。前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呂祖廟故事經過口語流傳、加油添 醋,再經小說、戲劇、電影的劇情繪聲繪影,大多是描述道德敗壞、情色腥羶的版本,民間故事失去真實性。

呂祖廟舊址殘跡木構斑駁,文史界建議重視文史空間保留。(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曾為「機業傳習所」,可說是台南紡織業起源地,仍可見百年前廟牆古磚。(記者洪瑞琴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