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寶林茶室案「邦克列酸」納管 6月起專案稽查餐飲業米麵濕製品

2024/05/23 05:30

寶林茶室炒粿條。(資料照,桃市府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寶林茶室案為國內首起邦克列酸中毒案,因此衛福部食藥署規劃將邦克列酸列入專案稽查項目,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昨出席台北榮總食物中毒研討會時表示,預計六月起針對餐飲業者的「米麵濕製品」成品、工廠原料進行稽查,此專案預計至少抽驗一百件。

根據食藥署資料,邦克列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尤其在攝氏溫度廿二至卅三度和中性pH值中會迅速增加繁殖。

針對邦克列酸列入專案稽查項目的進度,林金富指出,六月開始與各縣市衛生局合作啟動,最快八月公布第一波結果,主要鎖定粿條、粄條等米麵濕製品,除了餐飲店成品外,也會對工廠檢驗原料,至少抽驗一百件。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何揚說明,若是邦克列酸中毒,人類自體清除速度慢,中毒者接受洗腎、洗肝發現,傳統血液過濾術無法有效移除毒素,進行血漿置換可使邦克列酸濃度下降,但後續會反彈,研判與毒素在體內分布廣等因素有關,療效仍有限。

2例中毒者仍收治於加護病房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累計通報卅五名個案,其中卅三例邦克列酸呈現陽性,四人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仍有二例個案收治於加護病房,由醫療團隊照護中,包含已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的一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