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告別/善終更重要 安寧療護待推廣
民團認為,健保可檢討末期病人使用呼吸器,畢竟「善終」更重要,但無意識卻非末期病人,沒有人能知道病人真實想法,難以做出決定照。 (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放手」只有簡單兩個字,做起來卻不易,尤其是長期依賴呼吸器患者的家屬!民團認為,健保可檢討末期病人使用呼吸器,畢竟「善終」更重要,但無意識卻非末期病人,沒有人能知道病人真實想法,難以做出決定,而台灣安寧療護利用率僅2成,觀念仍待翻轉,只能呼籲民眾在清醒的時候及早預立醫療決定。
可及早預立醫療決定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涉及人道等相關問題難解,或許較可行的是聚焦於末期病人使用上。很多人誤會安寧療護是放棄急救,其實是經由專科醫師確認生命走到末期,提供良好照顧讓病人安心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方式,就可評估撤除呼吸器減輕痛苦。
生病前沒交代 撤呼吸器很難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認為,這個現象可能與死亡議題很少被討論有關。現在躺在病床上、無意識地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也許過去未與家人談過要不要這樣躺著度日,更何況這些生命會活多久,根本沒人曉得,家屬自然很難用「我們覺得你很痛苦」就要求撤除呼吸器。病患若平時就告訴家人想要的善終,或許可減少家人做決定的壓力,並可更切合自己的需求。
此外,林怡吟認為,健保在安寧療護上投入的資源太少,導致願意加入相關團隊的人員有限,也影響觸及民眾的機會,應該一併討論。
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表示,目前撤除呼吸器符合現有法規與醫學倫理的條件只有兩種,一種是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末期疾病患者,另一種是病況好轉不必再用呼吸器也可自主呼吸,但前提都是需要病家同意,並經醫師專業判斷。
但他也坦言,有些醫師可能因宗教或其他因素,會較不傾向判定患者末期撤除。若要調整現有做法,恐怕不容易,需要邀集各界召開公聽會討論。
-
三重六張街鄰損撤離戶返家拿東西 多處地磚、牆面冒裂縫「心好亂」
-
抗議檳榔專法! 相關業者、從業人員2/10萬人上街頭爭生計
-
遠東航空法拍客機佔高雄停機位 立院交委會要求騰出空間
-
受扶兒回饋苗栗家扶捐贈球鞋 鼓勵少年逐夢
-
政院拍板降低漏水8年808億 每年節省1.17座湖山水庫有效蓄水量
-
北港農會爆職員9年挪用公款近1.2億 農會認內控鬆散將加強
-
鼓勵優秀國中畢業生留在苗栗 苗縣府頒發約489萬獎金
-
八掌溪破堤波及 台南後壁區後鎮排水投入近3億重建啟動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