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併校 教部:有助國際排名
2018/08/21 06:00
歷年國立大學合併案
〔記者吳柏軒、林曉雲/台北報導〕陽明大學重啟合校討論,讓公校合併的公公併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教育部樂觀其成,且合校計畫所需經費均可向教部申請。但學者點出,合校優劣互見,雖可三到五年內突破既有國際排名,但若因校區行政整合複雜,導致各自運作,加乘效果恐有限。
清華、竹教大合併 獲26億補助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陽明跟交大、清大的合併事項尚由三校洽談,還未提出正式申請,但教育部樂觀其成。而依法,國立大學合併是可向教育部申請補助,如搬遷、教學大樓、宿舍等工程費等,會合理評估並補助,例如先前清華大學跟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教部就補助了廿六億元。
陽、清、交合併 教部樂觀其成
朱俊彰說,公公併目的是整合學校資源提高競爭力,有助提升該校國際地位,並讓合校功能性互補,達「一加一大於二」成效,教部對其補助及招生名額將不刪減。不過,朱俊彰坦言,公公併也面對兩校各自文化不同、校友意見不同等挑戰,系所配置也可能部分重疊等問題。
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武東星認為,公公併的優勢是可整合教學資源(如圖儀、軟體授權、師資等),「強強」結合更有機會開創新的學科,三到五年即可突破現有國際排名,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就讀。但缺點是不同校區的行政整合複雜,更可能流於爭取經費「為併而併」,即使併成一個校名,仍不同校區各自運作,使教學、科研創新加乘效果有限。
高教工會:對整體高教幫助有限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分析,因政府對國立大學為提供充分的經常性經費,採競爭型經費發放,公校進而思索公公併來擴大經費。但單純來看,大學整併不會創造更多常態性經費來源,兩校人力也不會刪減,可能會因論文合併計算,而使國際排名上升,但對整體高教幫助恐有限。
-
三重六張街鄰損撤離戶返家拿東西 多處地磚、牆面冒裂縫「心好亂」
-
吳慶堂、王美只夫婦今頒贈清寒學生213萬元紅包 18年來已捐出6319萬
-
連凍5天下週一回溫! 天氣風險曝下波冷空氣南下時間
-
民眾憂麻疹欲打疫苗 林靜儀:不用每個人都接種
-
蜂蜜變黃金!彰化姊妹用無螫蜂蜜做甜點開咖啡廳 獲30萬創業補助
-
饗饗事件》諾羅病毒散播力快速 北市衛生局:用餐前需正確洗手
-
林口揮毫贈春聯6場接力登場 創意彩墨也加入
-
連凍4天低溫探8度!先濕後乾 降雨熱區曝光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