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林榮三文學獎 二、三獎得獎者

2017/11/05 06:00

第十三屆林榮三文學獎頒獎典禮。(記者趙世勳攝)

游玫琦 以小說反省人生課題

游玫琦此次獲獎的〈淡淡的,三月天〉是未發表長篇的一個章節修潤而成,內容描寫一對中年男女間的情與欲,結局略帶感傷。今年五十六歲的游玫琦說,隨著年事漸長,「消失」對她而言,不再僅是寫作靈感來源,「而是我們的人生到最後會伴隨著它,消失本身就是我們人生的課題。」(記者楊明怡)

解昆樺 體會肢障者的情與欲

解昆樺表示,〈拳縫糾結的玫瑰〉企圖寫出身障者情欲,並結合「手天使」議題,創作動機是因為去年初他父親住院,陪伴期間,除了看到很多「生與死」,也經常看到肢障者,「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我其實很害怕。」解昆樺在反省自己對殘缺的恐懼時,想到了《莊子.德充符》,「裡面儒家人物面對肢體殘缺的驚恐和我的驚恐是一樣的。」(記者楊明怡)

然靈 揣摩紅葉少棒投手心路

因故缺席,然靈得知獲得二獎,說:「真的非常開心,又百感交集。」因為得到「這麼大的獎」,卻不能親自領獎,還是有點遺憾。然靈說,選擇把第一代紅葉少棒投手胡明澄的故事寫成〈投手之丘〉,是因為常到原住民部落田野調查,一直關注相關議題,加上某次採訪認識了胡明澄,她選擇用詩的距離和語境,寫下胡明澄的樂觀和心路歷程。(記者楊明怡)

李依亭 結合聲音和影像成藝術

李依亭對寫作的想法是「喜歡寫才寫」。得獎詩作〈雨中走路〉交錯描寫視覺和聽覺感受,李依亭說,萬物之間有著奇妙的關係,這些關聯性人們常視而不見,這首詩企圖「創造出一種聲音和影像結合起來的藝術品」。李依亭認為,「每種狀態各有各的負擔,各有各的挑戰,像我們朝九晚五,相較起來安逸,也有宿命上的無奈。」(記者楊明怡)

游善鈞 樂於和文字一起生活

談到書寫過程中的描述主體,游善鈞說,相較於劇本可以容納更多的故事性文本描述或背景側寫,散文則需要濃縮。得獎後,他會繼續累積作品,雖然目前工作和劇本相關,也期待能將作品集結成書,不過,那並不是敦促他繼續寫作的動力與目標,「和文字一起生活」,才是樂趣所在!(記者林婷婷)

馮孟婕 用書寫呼籲生態保育

將生態保育行動轉化為文字,若能因此喚醒人們的關注力,馮孟婕覺得會比得獎本身更有意義。談到作品中的安島島民「信天翁」,馮孟婕感觸很深,明年她計畫從博物學家的角度來書寫,也許是短篇小說,也許是散文,更或許是另一種紀實文類,透過第一現場的探索經驗,讓文字更具行動力。(記者林婷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