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洋蔥面積大減 農改場引進自動化機械解決缺工
2023/08/29 14:28

自動化洋蔥移植機有助於減少人力。(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台灣洋蔥產量第一在恆春半島,所種植的洋蔥得天獨厚,有洋蔥風味佳、甜味高及耐貯藏等特色,是當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但因為勞力老化、缺工問題,造成近年栽培面積逐步減少,從600公頃降到348公頃,恆春半島洋蔥產業面臨生存危機。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是導入自動化機械替代人工、並提升種植方式改善生產效能,期望恆春半島洋蔥產業永續發展。
高雄農改場長戴順發表示,恆春半島秋冬季氣候溫和,有俗稱「落山風」的東北季風吹拂,生產的洋蔥具有風味優、貯藏性強的特性,高峰時期栽培面積達600多公頃,占全臺總生產面積的50%,是洋蔥最重要的產地。然近年受氣候影響,加上人力老化及缺工,使得當地栽培面積逐年減少,至去年僅有348公頃。由於洋蔥從播種、種植到採收期間大約需經歷6個月左右,目前除了整地及病蟲害防治噴施藥劑使用大型機械之外,苗圃與田區管理大多依賴人工操作,特別是移植及採收期更需要大量人力。
農業部近期協助引進一系列的自動化機械從洋蔥播種機、移植機、採收機、去葉機來幫助產地解決缺工困擾,並且必須配合蔥苗專用穴盤苗,讓洋蔥生產自動化走入第一步,農改場也針對南部地區天候條件建立洋蔥穴盤育苗技術,初步已將育苗前準備、水分供應、肥培管理及苗株管理的基本模式建構完成,接著推廣提供產業應用,及對專業苗場提供輔導,將對於洋蔥移植缺工問題有立即性的幫助。

傳統洋蔥移植作業需要大量人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
桃園購物節1千萬元得主出爐 接市長電話透露「我剛失業」
-
LTN投票箱》12強台灣隊不登上500元鈔 改發行紀念鈔幣你贊成嗎?
-
世新選修開課門檻30人 學生怒拒被逼著上「活下來」熱門課
-
大學「申請入學」20日起報名 114學年招生名額減少
-
強烈大陸冷氣團還沒完!低溫可能不到10度 週四起回暖
-
提醒好市多「飲水機溫度」恐有安全疑慮 意外掀兩派網友論戰
-
四技申請入學聯招 今年招生名額7729
-
被控霸凌女師 南市新山國小校長徐至賢回應了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