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澎湖海洋志工隊發現燕鷗新祕境 疾呼劃設保護區

2023/06/09 19:55

將軍嶼旁的後袋嶼,處處可見燕鷗棲息繁衍。(澎湖海洋志工隊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群島擁有複雜多變的海岸地形及景觀秀麗的玄武岩。同時因澎湖地理位置,成為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每年夏季都有大批燕鷗抵澎棲息繁衍,澎湖海洋志工隊日前南海巡航,驚喜在將軍後袋嶼發現燕鷗新興聚落區,疾呼海洋保育委員會及澎湖縣政府劃設保護區。

根據澎湖海洋志工隊表示,將軍嶼旁的後袋嶼,成為燕鷗新興聚落區,以肉眼預估,估計有5000-7000隻燕鷗在島上棲息繁衍,希望海洋委員會及澎湖縣政府能將其納入保育區。當地耆老表示,後袋嶼原是先祖輩放牧牛羊之地,近年來已荒廢,成為燕鷗中繼遷徙的天堂。

針對澎湖劃設保育區議題,澎湖縣政府1992年公告北海的雞善嶼、錠鉤嶼及小白沙嶼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2009年公告頭巾嶼、鐵砧嶼、東吉嶼、西吉嶼等四島為「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以保護這些珍貴的資源。各保留區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氣勢磅礡,夏天更是燕鷗候鳥的繁殖勝地,由於政府的保護及巡護措施成效良好,近年來繁衍十分順利,已成為鳥類的天堂。

另外,豐富的海洋資源及無人島嶼,在夏天更是燕鷗候鳥的繁殖勝地,其中大、小貓嶼島上棲息繁殖的海鳥種類及數量眾多,在1993年公告為「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在東北海鳥嶼旁澎澎灘水域遊憩區,在兼顧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前提之下,四分之一劃設遊憩區,其餘都是燕鷗保育區。

海洋志工隊疾呼海洋保育委員會及澎湖縣政府,將後袋嶼劃設保育區。(海洋志工隊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