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高雄水情比百年大旱嚴峻 將增設2座海淡廠

2023/04/12 06:38

高雄水情比百年大旱嚴峻,主要水源高屏溪出現大面積乾涸。(記者陳文嬋攝)

首次上稿 04/11 22:07
更新時間 04/12 06:38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水情比百年大旱嚴峻,主要水源高屏溪出現大面積乾涸,水利署多元開發水資源,行政院核定「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將於高屏溪沿岸增鑿10口抗旱水井,並於南、北高雄各設一座海淡廠等,以穩定南部供水。

高雄每日所需民生用水約150萬噸,實施減量供水降為136萬噸,加上春雨不如預期,主要水源高屏溪流量今下降至4.6CMS,出現大面積乾涸,高雄與台南共用南化水庫,蓄水率今下探3成。

水利署與市府水利局於高屏溪沿岸開鑿50口抗旱水井,其中上游荖濃溪畔14口因屏東農民擔心影響取水停工,其餘抗旱水井將於4月底完工,水利署將增鑿10口抗旱水井因應,力拚5月中旬完工。

水利署除了支援高雄緊急海淡機組,將提前4月27日產水,可增加日供水1·5萬噸,也將於南、北高雄各設1座海淡廠,今年將啟動可行性評估,未來每日共可產水25萬噸,作為民生備援用水。

水利署也將開發荖濃溪伏流水,目前辦理招標中,預計2026年完工,屆時可日供水10萬噸;市府水利局持續推動再生水建設,將於楠梓、橋頭興建2座再生水廠,總計日產水8萬噸,鳳山水資源中心也將擴增水量每日0.52萬噸。

此外,水利署為協助大樹玉荷包產業,將設置2部大型淨水設備,協助有需求的農民,由區公所出動水車載運,搭配農業局補助儲水桶,協助農業補充水源。

水利署於高屏溪沿岸開鑿50口抗旱水井,將增鑿10口抗旱水井因應。(記者陳文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