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俗稱「金絲猴」!海神後海螫蝦 登錄台灣新紀錄種

2020/11/19 14:45

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黄銘志在基隆正濱漁港採集到當地漁民俗稱的「金絲猴」,經鑑定後命名為「海神後海螫蝦」,登錄成為台灣新紀錄種之一。(圖由南大提供)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黄銘志在基隆正濱漁港採集到當地漁民俗稱「金絲猴」的「紅頭龍蝦」,經鑑定後命名為「海神後海螫蝦」,登錄台灣物種名錄(TaiBENT),成為台灣新紀錄種之一。

黃銘志表示,「海神後海螫蝦」屬後海螫蝦屬(Metanephrops),學名Metanephrops neptunus,其中neptunus為羅馬海神尼普頓,中文學名以「海神」加上屬名「後海螫蝦」而成。

海神後海螫蝦身長可達29公分,特色為紅色的頭胸甲及白色腹部,顏色相當鮮艷,1965年由Bruce在南中國海域首次發現,屬於深海蝦類,在澳洲被稱為尼普頓龍蝦(Neptune lobster),主要被發現在南中國海和澳洲西岸海域300至600公尺深的海底,此次採集到的樣本則是在東沙島海域附近。

黃銘志說,根據基隆正濱漁港漁民所說,此種海蝦的產量稀少,平均1年捕獲量不到40隻,為當地單價最高的蝦類之一,由於國際上尚未紀錄到抱卵的成熟個體,因此學者對成體大小有諸多揣測,這次共採集到10隻成熟個體,包括3隻抱卵的雌蝦個體,將有助於了解其生態,鑑定工作完成後,已全數捐贈給台灣博物館保存,期望提供國內外學術單位研究參考。

此次鑑定也受到國際螯蝦學會日本籍的事務局長川井唯史協助,合作將蝦類特徵繪圖紀錄、拍照並撰寫論文,共同發表於國際期刊甲殼類研究「Crustacean Research」上。

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黃銘志在基隆正濱漁港採集到當地漁民俗稱的「金絲猴」,經鑑定後命名為「海神後海螫蝦」,登錄成為台灣新紀錄種之一。(圖由南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