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樹葬年減碳10.7座中央公園 斥4850萬將增2區、整建1區

高雄市環保樹葬逐年成長2成5,減少1880噸碳排放量,換算10.7座中央公園碳吸收量。(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民政局推動淨零排放,擴大環保樹葬逐年成長2成5,減少1880噸碳排放量,換算10.7座中央公園碳吸收量,殯葬管理處將斥資4850萬元,新增旗津、鳳山樹葬區共1千個穴位,並整建旗山多元葬法生命園區,分2年完成公園化,因應未來需求超前部署,將可容納2千個穴位,整體工程預計明年底完成。
高雄樹葬人數逐年平均成長2成5,去年達3286件,今年1至4月有848件,凸顯環保意識抬頭,土地循環再利用,自然安葬遺骨,民眾接受度高。
高雄現有旗山、杉林、燕巢3處樹葬區,殯管處將新增鳳山及旗津2個樹葬區,今年啟動前期作業,將於鳳山區第二納骨塔附近土地規劃樹葬區,明年預計編列2800萬元,初步規劃600個樹葬穴位,加上水土保持工程,預計2026年完工。
旗津生命紀念館旁土地規劃樹葬區,目前園區內土地已種植黃花風鈴木,今年預計編列250萬元,辦理興辦事業計畫等作業,初步規劃400個樹葬穴位,參考地方意見進行綠美化,預計今年10月完成。
此外,旗山多元葬法生命園區現有1680個穴位,殯葬處整建朝向公園化,利用園藝造景及步道增設,規劃民眾治喪、祭拜動線,因應未來需求增加,將可容納2千個穴位。
此外,市府參考巴黎市府研究,標準土葬棺木與墓碑石材加總產生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1輛汽車跑4千多公里的碳足跡;民眾接受度較高的火葬相當於1輛汽車跑1124公里的碳足跡,每增加1個樹葬取代傳統土葬,可減少1輛汽車跑2876公里的碳足跡,以高雄去年3286件換算可減少1輛汽車跑940萬公里的碳足跡,並依據環保署資料1輛汽車跑1公里產生0.2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減少1880噸碳排放量,約10.7座高雄中央公園碳吸收量。
民政局長閻青智表示,未來樹葬園區新設及改善,將持續結合淨零排放概念,達到園區永續經營、低碳等目標,增加友善祭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