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防非洲豬瘟!環保署救援添利器 金門廚餘消化量倍增

2020/07/03 22:56

金門縣長楊鎮浯(右一)、環保局長楊建立(右三)向環保署長張子敬(右二)說明金門廚餘高速處理過程。(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為因應非洲豬瘟防疫需要,廚餘量大增,幸好環保署補助5179萬元添置廚餘高速處理等設備,將金門廚餘處理量能增倍,由每天5噸提升至10噸,大大提高廚餘處理速度;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到金門驗收成果,肯定金門的進步,也期望民眾繼續支持垃圾分類,廚餘處理、回收。

縣環保局表示,向環保署爭取的5179萬元,在大洋掩埋場內建置廚餘高速處理設備、空氣污染防治設施、堆肥場改善、擴建工程,今年1月中旬試營運,經過半年營運與作業調整,終於有了初步成果,並舉辦發表會;張子敬、金門縣長楊鎮浯、副議長周子傑、議員李應文、董森堡及5位鄉鎮長、當地里長、志工近100人參加。

楊鎮浯說,因應非洲豬瘟防疫需要,金門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也造成廚餘量大幅增加,幸好這套環保署補助的系統順利完工啟用,適時發揮救援任務。

楊鎮浯說,透過新設備的運用,可把廚餘從垃圾轉為有機栽培介質,不僅解決垃圾問題,也將結合農試所、林務所、畜試所,做成更具肥力的有機肥料,推廣至金門有機農業,打造金門的大健康產業,同時達到資源再利用和循環經濟的目標。目前已完成的廚餘堆肥成品,將於7月16日起先送一批給各鄉鎮公所,提供有需要的鄉親領取。

縣環保局長楊建立說,金門採用傳統堆肥,每天僅能處理廚餘5噸,且需常常翻、堆促其發酵,約3至6個月後,才能成為土壤改良劑,但會產生臭異味,又因堆肥品項不佳,民眾不喜歡使用,造成產品乏人問津。

楊建立說,新廚餘堆肥場完成後,廚餘先經分選破碎,再透過高速發酵處理系統8小時運作後靜置7天,土壤改良劑初步成形,再堆置1個半月,廚餘堆肥即完成,可減少廚餘發酵時間及提升堆肥品質,並降低臭異味。

張子敬除對金門廚餘場實際操作及堆肥產品後續運用表示肯定,也參觀金門近期啟用的海漂保麗龍溶解貨櫃運作,對於金門能結合企業資源,妥善處理海漂垃圾做法高度認同。

金門縣長楊鎮浯(前左)、環保署長張子敬(中)聽取廚餘製成有機肥料過程的簡報。(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工作人員使用廚餘高速處理設備,對廚餘進行初步處理。(記者吳正庭攝)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左一起)、金門縣長楊鎮浯、環保署長張子敬等人,示範利用廚餘作堆肥。(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議員董森堡(右一)與環保署長張子敬等一行人聽取海漂保麗龍溶解貨櫃運作時,手上拿的就是保麗龍溶解後的濃縮物。(記者吳正庭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