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睽違4年 水果龍重現南甲海靈殿

2020/02/05 16:29

南甲海靈殿睽違4年之久,今年元宵節重現英姿。(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昔日澎湖元宵重頭戲-馬公南甲海靈殿的水果龍,睽違4年之後,今年元宵重現海靈殿,由著名的米包龜師傅製作團隊陳兆慶、孫一中、黃如德及葉敏雄共同完成,並巧手設計改良,將原本龍頭噴水特效改成噴出煙霧,聲光效果更為震撼。

名列馬公3大甲頭的南甲海靈殿,澎湖俗諺有「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南甲因鄰近馬公港入口,大多都從事航運為主,搖櫓就是操作小船;同時3甲各轄管一所公廟,南甲海靈殿為馬公開台天后宮、北甲北極殿則是觀音亭、東甲北極殿為城隍廟,在昔日農村時代,宗教信仰成為凝聚鄉里向心力的重大因素。

今年馬公南甲海靈殿,以8米長鋼筋為主幹,使用160顆鳳梨當作龍身,龍角則使用紅蘿蔔,龍頭用20斤香蕉為主幹,再搭配70斤的大蒜當龍鬚裝飾,而龍腳則用玉米製作,以紅辣椒當龍爪,最特別的是龍尾,揚棄原本常用的甘蔗葉,主要是容易枯黃不易保存,製作團隊靈機一動,使用澎湖常見的南洋杉枝葉,更為維妙維肖。

南甲海靈殿元宵慶典,將自2月8日至2月10日一連3天,歡迎民眾前去海靈殿躍龍門、慶元宵、乞求龜、七星爐割鬮保平安,由於蒜也容易乾黃,因此製作團隊元宵當日會進行更換,為時約一個小時,要以最好的狀態與民眾見面,由於海靈殿團隊製作技巧遠近馳名,還應邀遠赴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協助製作水果龍與米包龜。

水果龍製作師傅葉敏雄,龍尾改用南洋杉枝葉就是出自其手。(記者劉禹慶攝)

水果龍身上的鳳梨,就用了160支。(記者劉禹慶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