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圖書館辦特展 7部經典老電影免費欣賞

國立台灣圖書館「百年台灣電影特展」,可讓長輩回憶許多年輕時的觀影印象。(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國立台灣圖書館慶祝台灣放映電影120週年,今天起舉辦「百年台灣電影特展」,現場展出許多珍貴的台灣早期電影的文史資料,敘述從1898 年日治時期在台灣首次播放電影,至今的電影演進歷程,並且從9月19日起,播放7場台灣的經典電影,讓大家重溫台灣電影舊夢,展期至10月7日止。
國立台灣圖書館規劃「百年台灣電影特展」,除了本身的文史資料外,更向新竹影像博物館、高雄市電影館、大屯文化工作室等單位商借多項古董電影器材、放映機、電影老海報及劇照等珍貴物品展出。
策展人蔡蕙頻說,台灣的電影放映最早是於日治時期1898年由日本佛教真宗少年教會在台北北門外舉辦「少年教育映畫幻燈會」,直到1907年,高松豐次郎拍攝「台灣實況介紹」,為首部在台灣製作的電影,第一部由台灣人自製的電影則是1924年劉喜陽導演的「誰之過」,早期黑白電影也沒有聲音,因此需要一位「辯士」擔任電影講解,說明電影的劇情,並且運用本身知識來豐富電影畫面與情節。
直到1936年,吳錫洋等人創立「台灣第一映畫製作所」,拍攝電影「望春風」為台灣人第一部自製的有聲電影,蔡蕙頻說,二戰結束後,部分位於中國的電影公司結合戰前台灣的電影公司,在台灣繼續電影製作,但台灣因為發生二二八等事件,社會局勢尚未穩定,上映的電影多為香港翻拷的舊片及粵語片、廈語片。
五零年代後半期才是台語電影的黃金年代,包括「六才子西廂記」、「薛平貴與王寶釧」等片起台語片熱潮,題材更見多元化。
主辦單位安排7部經典電影播放,包括9月19日「南進台灣」、9月22日「梁山伯與祝英台」、9月26日「小城故事」、9月29日「薛平貴與王寶釧」、10月3日「悲情城市」、10月6日「小畢的故事」與「海角七號」,隨片還有專家導賞。

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百年台灣電影特展」,展出許多珍貴資料。(記者翁聿煌攝)
-
法操》看電影學法律《與神同行2》中的法律問題
-
史上首張電影海報將拍賣 內容竟與電影無關
-
金屬中心技術亮相智慧城市展 共譜智慧未來
-
失竊13年 《綠野仙蹤》女主角紅鞋找到了
-
傳亞馬遜擬擴大娛樂版圖 併美最大連鎖戲院
-
華南銀行響應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 串連全臺分行連續關燈3天
-
超A評論》越境的韓國內容產製
-
她收到「滋養」草莓大福喜出望外卻驚見發霉 業者急致歉
-
台版大福?日本鼎泰豐推「草莓小籠包」台網友崩潰
-
行人穿越馬路傷亡逾3成 基隆設雙柱型彈性護欄防穿越
-
2025智慧城市展落幕 新北智慧建設吸引國際關注
-
台鐵高雄車站商業空間出租招商34廠商參加 6/4截止收件
-
台南捷運綠線可行性研究4場地方說明會 首場永康關心這些議題
-
大甲媽祖之光晚會4/3登場 卡司陣容曝光
-
「蒙面小賊」翹家翻牆潛入中和民宅 鄰居打開鞋櫃驚見浣熊藏身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