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國際教育」 整合創新跨域的國際學習資源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因應高等教育全球化浪潮,靜宜大學全台首創「國際教育週」,透過日本、美國、法國、泰國等知名學者專家,進行密集工作坊及專題講座,以增進學術交流、跨國新知,並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國際視野及競爭力,實現國際化校園及成為重要國際化教育資源學習平台的目標!
靜宜大學「2017國際教育週」,邀請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教育參事楊敏玲,及日本慶應、泰國清邁、法國里昂天主教大學、印度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溫州肯恩,與台灣的政治、交通、台中教育及靜宜大學等校13位知名學者專家與會。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教育參事楊敏玲表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期盼每年增加20%東南亞及南亞地區學生到台灣就讀;透過語言、文化培育,及學位學程、雙聯學制、短期實習等制度,增進台灣及國外學生的雙向國際交流。
鼓勵學生勇敢走出去、歡迎各國學生走進來!校長唐傳義表示,靜宜秉持全人教育與專業領航的教育目標,提供多元學習資源,以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能力與特質,成為未來職場的競爭優勢。靜宜擁有完整的國際交換學生制度及豐富的出國研修資源,也是全台唯一加入「國際學生交換組織」(ISEP)的大學,擁有324所會員學校的國際交流資源,加上締結的海外姐妹校,靜宜學生可選擇全球近750所學校出國研修。
國際學院院長楊聲勇說,靜宜首次推動國際教育週,由13位亞洲名校學者專家擔任授課教師,學生依興趣及專長挑選國際教育、科技創新、東協經濟及跨文化等主題場次,突破只有一位教師課堂上課的型態,以符合學生需求的國際教育環境,實踐教育家杜威所主張的「教育不是準備未來的人生,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人生」。
國際學院「寰宇外語教育學程」大二學生林宥玲表示,透過寰宇外語教育學程所規劃的專業語言與證照課程,配合出國研習、企業實習、國際雙學位等制度,及多元的國際交流等相關活動,不僅豐富大學生活,提升國際競力,對未來也更具自信。
-
童年回憶「思樂冰」回歸卻沒人買!網點出「這2點」關鍵
-
最高70K !嘉義縣政府首場大型徵才 4/19民雄登場
-
苗栗縣半數衛生所沒有醫生 獅潭、南庄2偏鄉6、7月後也「歸零」
-
台南永康火車站北側土地變更 轉為產業專用區
-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徵才 月薪上看55K
-
12日起申報!高雄水蜜桃、改良芒果寒害 現金救助每公頃10萬元
-
別亂拍!這些機場「起降禁拍照」網驚:又長知識了
-
這蛇不是S型前進「直直走」 網笑翻:吃了威而鋼?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