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遭雷擊大難不死 物理老師:「電弧感電」救了他
2017/07/02 19:54

補教老師張鎮麟指出,該名遭雷擊的騎士能夠躲過一劫最大的原因應該是發生了「電弧感電」的現象。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法新社)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新北市日前發生一名騎士行經西濱快速道路時遭雷擊,一度昏厥,不過警消到場後發現騎士意識清醒,僅全身發麻、左手有輕微電擊傷。補教老師張鎮麟指出,該騎士能夠躲過一劫最大的原因應該是發生了「電弧感電」的現象。
閃電是一種傳導數度非常快的能量,一般都會往尖銳或導電性好的物體移動。張鎮麟以這個案例為例,閃電應該是打到周圍的護欄後,由於能量的傳導速度變慢,因此不規則向外反彈,發生「電弧感電」的現象,而該名騎士剛好經過而被波及。
張鎮麟指出,「電弧感電」所反彈的能量是原本閃電能量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不等,因此已經非常弱了,而照過往的經驗,被「電弧感電」波及的民眾多只有身體發麻或輕微的灼傷,算是非常幸運的。
台灣推行騎機車戴安全帽的措施也有助避免被雷擊。張鎮麟指出,由於安全帽多是塑膠製,導電性不佳,因此保護騎士避免成為目標。不過張鎮麟提醒,在雷雨天騎車時千萬不要使用手機或收音機,否則會提高被雷擊的機率。
比起雷雨天騎車,開車的安全性高上不少。張鎮麟表示,汽車本身是一個大型的金屬,可形成一個導電的迴路,將能量傳遞到地上進而保護車內民眾的安全。不過即便較為安全,張鎮麟仍強調,雷雨天在車內也盡量不要使用手機或聽收音機。
近年發生多起行人被雷擊事件,張鎮麟提醒,除了不要在雷雨天使用手機或收音機,也不要在空曠的地方撐傘、千萬別躲在大樹底下,最好是能到附近的建築物內避雷,不然很容易成為標的因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
泰國情侶渡假遭雷擊 1死1重傷
-
恩愛夫婦天天散步 卻遭雷擊雙雙死亡
-
AI驅動守護安全 新光保全助力城市數位治理
-
幸運! 女子騎車遭雷擊 僅輕傷無大礙
-
美國密蘇里州雷擊 32隻乳牛慘被電死
-
Home Run大巨蛋經濟正HOT!持中職開幕戰門票 抽機票出國看經典賽
-
舊菜刀如何處理?亂丟小心噴6000元 環保局曝正解
-
上班跳早操還要打掃!她曝公司超奇葩規定 網笑翻跟進爆料
-
員工旅遊泰國「自由行」!他嘆像被放生 網友嗨:這才值得去
-
「兒少目睹家暴第一視角」身歷其境 婦援會用VR拍公益短片
-
客家擂茶、日本茶道在台東關山相遇 背後有動人台日友好情誼
-
揪袖捐熱血 馬公市公所攜手澎湖青商會
-
厚達2公分!玉山積雪春分未融 銀白雪景曝光
-
拚千萬人次來台 觀光署強化主題產品擴大行銷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