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主張提高公糧收購價 綠委蘇治芬:提高米價才是真照顧農民
2023/12/11 10:38
![藍主張提高公糧收購價 綠委蘇治芬:提高米價才是真照顧農民](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2/11/4517146_1_1.jpg)
國民黨主張提高公糧收購價,民進黨立委蘇治芬表示,國產米幾乎都以內需為主,公糧收購量占整體產量3至4成,6至7成由碾米廠收購,照顧農民應著重於提高稻米市價。(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張提高公糧收購價,民進黨立委蘇治芬表示,國產米幾乎都以內需為主,公糧收購量占整體產量3至4成,6至7成由碾米廠收購,照顧農民應著重於提高稻米市價,農業部推行稻作4選3與大區輪作減少稻田面積,稻米價創歷年新高,認為這才能真正保障農民收入。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所提出的農業政策主張要提高公糧收購價,許多國民黨立委也跟著主張要提高,農業部代部長陳駿季曾於立院經濟委員會上表示,濕穀價目前已創歷年新高,每百台斤的濕穀都超過千元以上,若調高公糧收購價,會讓水稻面積增加,反而讓米價崩盤,對產業不見得好,還須整體研議。
蘇治芬分析指出,國內產的稻米都以內需為主,並且提高公糧收購價不意味稻米市場價格會隨之提高,真正決定農民收入的是市場價格,而非公糧收購價,這是因為公糧收購量僅占總體稻米產量的3至4成,6至7成則都是由碾米廠購買,碾米廠採購的濕穀價格才是真正決定稻米的市價,也決定農民的收入。
蘇治芬進一步指出,稻作因都已全面機械化,農民種稻相對簡單輕鬆,也是一直以來的種植習慣,要縮小稻作面積並不容易,也因農業部近年鼓勵稻農轉作雜糧並提供獎勵金,並讓雜糧栽種機械化,並提供綠色環境補貼,才逐漸縮小稻作面積,轉作的稻農收入也同樣都有保障,以她自身服務的雲林海口就轉種植硬質玉米,雲林中線地區轉種大豆,收入完全不輸全種水稻的稻農。
-
公糧飼料存放他處違反合約?農糧署開罰卜蜂1.09億元
-
打造彰雲嘉大糧倉 西螺鹿場稻殼乾燥中心斥資1.4億擴建
-
新站特區好買好穩健!艾美松成購房新寵
-
大區輪作明年暫緩 農糧署:稻作4選3也將放寬1基期
-
大區輪作明年暫停 農糧署籲稻農勿搶種/產量增加稻價一定下降 公糧收購也將暴增
-
備補領銜人未設籍滿4個月 罷吳沛憶領銜人:尚未收到中選會退件公文
-
美日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重要性 賴清德發文致謝
-
圖輯》補班日衝陽明山追雪!二子坪遊客中心2度未降雪 遊客冷水坑泡湯取暖
-
陽明山花開正豔 天氣冷颼颼遊客冷清
-
藍白砍監院業務費96% 吳思瑤:報復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
監院業務費預算遭砍96% 連專家諮詢費都先打「欠條」
-
教育部媒宣預算被刪6成 葉丙成邀40萬臉友成B.Pal、社團已逾2千人
-
聯合報前編譯遭解僱向老東家求償3600萬 她稱「第一手消息」仍敗訴
臺北市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