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1萬2千公頃休耕地 轉作花生
今年花生種植面積大增,食安風暴帶動花生需求,讓花生價格維持高檔。(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斗六報導〕農委會活化休耕農地,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雲林一萬兩千公頃休耕農地轉作花生,雲林縣府農業處一度擔心產量過剩,但食安風暴帶動花生需求,病害導致產量減少,花生價格仍在高檔。
近年全球氣候異常,國際糧食供應不穩,國內每年約有二十萬公頃農地休耕,其中近十萬公頃係兩期連續休耕,政府每年動支上百億元補助,卻未創造新產值及就業機會,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農委會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
休耕轉作作物每期每公頃核發契作獎勵金,屬轉作契作外銷潛力作物的毛豆可獲三萬五千元,胡蘿蔔、結球萵苣兩萬四千元,契作進口替代作物硬質玉米、大豆四萬五千元,牧草、青割玉米三萬五千元,原料甘蔗三萬元,小麥、釀酒高粱、飼料甘藷兩萬四千元。
農業處表示,雲林縣配合休耕轉作政策,全縣約有七十餘種休耕轉作作物,最大宗就屬花生,今年申請轉作獎勵金的農地高達一萬兩千公頃,縣府一度擔心產量過剩,會與去年供過於求的蒜頭一樣崩盤。
但台灣接連爆發食油風暴,花生油需求量大增,加上花生白絹病嚴重,產量減少一至二成,使花生價格未受影響,今年產地批發價每台斤曾喊到卅九元,目前也維持在卅元以上。
除了花生,雲林申請轉作獎勵金的作物還有甘藷及玉米,農業處今年也鼓勵農民轉作毛豆及黑豆,黑豆除西螺地區維持一定種植面積,提供在地醬油業者使用,東勢也新增約兩百公頃;斗南地區曾嚐試種植約十幾公頃高梁,可惜都失敗,只有高鐵沿線黃金廊道試種的一點二分高粱順利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