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冉而山劇場研習營 以部落為師

戲劇研習的第一天從分肉開始,參與劇場研習的學員忙著把煮熟的豬肉分切小塊、用麵包樹包起來,準備分送部落耆老。(記者花孟璟攝)

戲劇研習的第一天從分肉開始,參與劇場研習的學員忙著把煮熟的豬肉分切小塊、用麵包樹包起來,準備分送部落耆老。(記者花孟璟攝)

2016/07/02 08:00

開幕舉辦傳統分肉儀式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連續兩年受邀到英國愛丁堡、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阿美族劇場工作者阿道.巴辣夫的「冉而山劇場」,暑假回到大港口部落舉辦劇場表演研習營,但營隊不只教表演藝術,還要回歸部落生活,昨天營隊開幕舉辦傳統的pafatis分肉儀式,把豬肉用麵包果葉子包好,分送給部落的老人家,希望活動能以部落為師。

在港口部落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口中,阿道不像一般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不斷「往外看」,以主流文化方式詮釋原住民藝術;阿道則往內深入,從環境、土地及傳統中,尋找「被沈澱而昇華的元素」,表現「人一生中所體悟、經歷的事」、「他選擇這個時代最邊緣、最得不到掌聲的方式」,非常難得。

阿道說,他二十幾年一直尋找「什麼是原住民的劇場」?他在原舞者六年、又到民眾劇場、又從事行為藝術,當聽到有人說「原住民的劇場已死掉了」,他很震驚:「我都還沒死,怎麼可以」!經過不斷地探索,發現原來劇場就在部落生活中。

阿道說,還好,他的故鄉太巴塱部落,仍維持「年祭」前,年輕人翻山越嶺尋找耆老最愛吃的野菜,晚上聽最高年齡階層的長輩分享部落的神話傳說,後輩還要接受長輩訓誡、打屁股,教導作人處事的道理;太巴塱的兄弟奇美部落,捕魚季前也有嚴苛的跑步、捕魚訓練。他認為這樣透過「身體力行」得到的知識才是最珍貴的、活的知識,他體認到「巫者舞也」,「祭」者「劇」也。

10天9夜學員回歸部落生活

因此這個從二零一二年開辦的研習營,參與的三十名學員花上十天九夜在秀姑巒溪出海口露宿,生活在一起,從事採集生活、還要爬阿美族聖山Cilangasan,每個學員都各自有獨特的生命經驗,彼此都是彼此的老師,互相分享學習,最後一天則呈現大家共同激盪、想到的內容「不要太嚴肅」!

昨天研習一開幕,第一件事就是分肉,學員分工合作完成,送到部落給老人吃,代表劇場和部落是一起的。阿道說,不是說劇場有多了不起,而是劇場要跟部落學習,部落就是我們的老師。

大家一起分吃豬肉、手抓糯米飯食用,阿道認為,原住民劇場的底蘊,來自部落傳統文化長期的薰陶。(記者花孟璟攝)

大家一起分吃豬肉、手抓糯米飯食用,阿道認為,原住民劇場的底蘊,來自部落傳統文化長期的薰陶。(記者花孟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