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故宮文物遭「削足適履」破壞 10年後窺真相

「黃河蘭州浮橋圖」為清朝同治年間的畫作。(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黃河蘭州浮橋圖」為清朝同治年間的畫作。(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2/11/06 07:18

相關新聞

馬政府時期 文物遭人為毀損 故宮密件隱匿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本報今日報導,二○一二年故宮曾經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並沒有懲處相關人員,在當時故宮高層授意下,甚至列為密件封鎖消息。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一早也在臉書發文,以「真的超扯!」形容此事,批評馬英九時代的故宮院長馮明珠,竟然對「故意破壞」文物的事情「輕輕放下」。外界更是直到10年後的現在,才終於開始有機會窺見真相。

林宜瑾說,今年依文資法指定的重要古物《黃河蘭州浮橋圖》(1862-1867)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受到人為故意毀損!她說,當時一位林姓科長,在籌辦展覽過程中,發現展櫃尺寸較小,容不下「黃河蘭州浮橋圖」,居然採取削足適履的殘暴手段,要求同仁把「原裝裱」的「花綾」左右兩側各裁掉一部分,就只是為了配合櫃內空間。

林宜瑾質疑,林科長恣意破壞古物的行為,直到事後遭發現,典藏單位才用密件陳報給當時的故宮院長馮明珠。可是馮明珠院長卻隱匿了這件事,不但沒有送考核會懲處、沒有交給政風調查,更不用說對外公開!

林宜瑾批評,然而,馮院長日前卻對外說,人為毀損史無前例,請教馮前院長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針對過去的隱匿,林宜瑾要求,故宮要徹查過去的所有密件,找出所有文物受到人為毀損的紀錄,看看是不是還有這種袒護、私了、任意糟蹋文物的作為。她說,老字號故宮有太多的積弊,到了現任故宮院長吳密察上任後才一一改正。她說,文物毀損的通報機制要即刻改正,引進全民監督,讓大家一起來守護全人類的珍貴資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