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習歷程檔案審查 大學教授最重視「核心素養能力」

台大社會學系受教育部委託進行全台大學端意見蒐集,發現學習歷程檔案審查,大學教授最重視部分。(台大社會學系提供)

台大社會學系受教育部委託進行全台大學端意見蒐集,發現學習歷程檔案審查,大學教授最重視部分。(台大社會學系提供)

2022/02/08 15:5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大學申請入學將於4月上旬展開,首度進行「學習歷程檔案」審查,台大社會學系受教育部委託進行「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蒐集高中端及大學端意見,發現大學教授在審查學習歷程檔案時,最重視作品所「展現學習到的核心素養能力」,其次是「要有脈絡性能說明課程的內容製作動機」,均獲超過7成教授同意。

依問卷調查結果,大學教授認為課程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展現學習到的核心素養能力(73.1%)、要有脈絡性且說明課程的內容製作動機(70.2%)、要先有摘要且說明作品所要呈現的重點(67.3%)、要具體舉例說明學習心得和收獲(57%)、要能顯現出學生與眾不同的獨特性(44.2%)。

另外則是要能顯現出作品是學生自主完成(37.1%)、如是團體報告則要能顯示出個人貢獻(37.1%),而詳細紀錄學習的過程和執行步驟、展現學習到的學科知識則各有35.1%和31%,但只有9.6%教授認為作品要能與生活情境結合。

台大社會學系說明,因應111學年度起,大學申請入學時以「學習歷程檔案」作為校系審查資料的重大教育政策變革,台大社會學系「作伙學」團隊協助教育部,於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在全台舉辦審議會議,蒐集高中端及大學端的意見,審議討論成果於作伙學網站以6篇系列文章,提出「如何做好課程學習成果」的建議。

去年50場次共計有1123位來自全台各縣市的高中老師、學生、家長及大學教授參與,其中與會的347人次大學教授來自台大等31校,涵蓋不同類型的學校和18學群的不同學系。

針對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應如何呈現與審查,台大社會學系說明,彙整審議討論建議及會後問卷結果,作伙學團隊提出學習歷程檔案的呈現及審查,應重視學習過程、素養能力及真實性。

大學招聯會參考此建議,納入大學審查學習歷程檔案的「三重二不」原則,即重視基本素養展現之核心能力、重視校內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不以量取勝而是重視學習過程之反思、不是學系所列全部項次都要具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