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想看白海豚嗎?台灣這3個區域最多

海保署拍攝到的47隻白海豚。(記者洪定宏翻攝)

海保署拍攝到的47隻白海豚。(記者洪定宏翻攝)

2020/01/20 13:29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海洋保育署公布去(2019)年觀測白海豚研究成果,確認夏季與秋季的目擊率,比春季與冬季高,且3大社群集中在大安溪口、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

白海豚主要分布的海域。(記者洪定宏翻攝)

白海豚主要分布的海域。(記者洪定宏翻攝)

海保署表示,台灣可見的鯨豚約30種,以白海豚最受矚目;依過去調查,台灣西海岸目擊區域為新竹香山至台南七股,以水深15公尺內的近岸海域為主。

出現在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記者洪定宏翻攝)

出現在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記者洪定宏翻攝)

海保署去年進行一整年監測調查,在四個季節共目擊25群次,辨識出47隻白海豚,另有幼體5隻至8隻,且發現3個主要社群,分別在大安溪口、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

海保署指出,四個季節中,夏季 (每百公里1.16群次)及秋季的目擊率(每百公里1.35群次),比春季(每百公里0.38群次)及冬季(每百公里0.59群次)高。

但2019年夏季與秋季目擊率,跟2018年同一時期(每百公里1.25群次)相比,無明顯差異。

海保署表示,調查白海豚族群的方式,主要是在平行海岸線水深5公尺至10公尺的特定航線上(又稱穿越線),以目視拍攝躍出水面的白海豚,並透過背鰭的輪廓、缺刻、疤痕、色斑點等等特徵,作為辨識的依據。

海保署也分析2015年至2019年所有白海豚目擊資料,大安溪口的族群,平均年齡偏高;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的族群,以青少年與壯年為主;第三群則,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以青少年居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