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天天吃好料》隱匿大灣三王廟肉粿 黏住饕客40餘年

肉粿本身並沒有肉,是將肉躁與虱目魚肉灑在其上,為了講求營養,還將虱目魚肉熬成高湯與米漿調和,最後加上蒜泥、蔥、辣椒及自製醬料調味。(記者黃文瑜攝)

肉粿本身並沒有肉,是將肉躁與虱目魚肉灑在其上,為了講求營養,還將虱目魚肉熬成高湯與米漿調和,最後加上蒜泥、蔥、辣椒及自製醬料調味。(記者黃文瑜攝)

2017/08/26 09:18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熟練的拿著鍋鏟,細心為一顆顆小巧可愛的肉粿翻面,金黃色酥脆的外皮,讓肉粿看起來更加可口。隱身在永康大灣三王廟後方的肉粿已有40幾年的歷史,小攤位沒有顯眼的招牌與店名,只用簡單的板子寫上「肉粿」2個字,就成了台南口耳相傳的肉粿名店,許多饕客也都跟著吃了幾十年,「吃過這攤,你就會黏住!」

相傳肉粿在台灣有近百年的歷史,發緣地始於新化,卻在臨近的大灣被發揚光大,不過已無法考究百年前肉粿的發展史,「從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在吃肉粿了!」74歲的肉粿老闆娘王陳富美說,在記憶中肉粿是農忙時,主人在收成期間招待工人的點心。

王陳富美說,40多年前與先生都在外工作,不僅沒有一技之長,收入很微薄又要養4個孩子,便與先生討論向人學做傳統肉粿,既能方便照顧小孩又能增加收入,丈夫欣然同意2人就開始在家做粿,早上拿到大灣市場賣,後來生意越做越好,就由先生在家做粿,王陳富美在外面煎粿。

「傳統粿都是手工,做起來很辛苦」,王陳富美說,做粿都要向人買舊的再來米,如果米不夠舊會影響口感,除了洗米,還要磨成米漿,並且用手攪拌「牽粿」才能將粿的Q度調整到最適宜,很需要耐心。

蒸熟的肉粿,一顆顆放入鍋裡油煎,想吃軟的就早些起鍋,若是想吃外酥內軟則多煎一會,再煎上一顆蛋,放到盤子裡,不過肉粿本身並沒有肉,是將肉躁與虱目魚肉灑在其上,為了講求營養,還將虱目魚肉熬成高湯與米漿調和,最後加上蒜泥、蔥、辣椒及自製醬料調味。

熱騰騰的肉粿上桌,口感外皮酥脆、內層則軟中帶Q,Q中帶軟,還能聞到米香,搭配虱目魚高湯的清甜,與特製的醬料,在口中各種滋味交融恰到好處,另人不禁大快朵頤。

「肉粿」從上午6點開賣,到中午12點,平日經常是桌桌客滿,小攤位還要由二代一起來協助,中午多為外帶當午餐,假日則是排隊人龍不斷,「連孫子加起來要6個人才忙得過來」。

品嘗肉粿的人從1歲多的小孩到80幾歲的長輩都有,老主顧王先生近3年來,天天中午都到王陳富美的肉粿攤報到,幫裝假牙的老媽媽外帶一份肉粿,他說,因媽媽除了喜歡這家肉粿的口感外,吃肉粿還有飽足感,營養也很足夠。

相關影音

肉粿以再來米製成。(記者黃文瑜攝)

肉粿以再來米製成。(記者黃文瑜攝)

大灣三王廟後方的知名點心「肉粿」有許多民眾排隊。(記者黃文瑜攝)

大灣三王廟後方的知名點心「肉粿」有許多民眾排隊。(記者黃文瑜攝)

「肉粿」老闆娘王陳富美,已經做肉粿40幾年。(記者黃文瑜攝)

「肉粿」老闆娘王陳富美,已經做肉粿40幾年。(記者黃文瑜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