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由鐵路變捷運 北捷淡水線20歲了

台北捷運淡水線自1997年3月28日正式通車後,至今正式滿20週年。(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每天南來北往大台北的淡水線,自1997年通車至今,已滿20歲了。淡水線的通車,不僅將台北市區與淡水的距離拉近,縮短通勤時間,也為淡水帶來更多觀光人潮。
木柵線通車滿一週年後,1997年3月28日,捷運淡水線也正式加入北捷營運路線。淡水線雖然不是北捷第一條通車的路線,卻是北捷第一條高運量系統路線,同時也繼承前身台鐵淡水線,成為台灣首條由傳統鐵路改建而來的捷運路線。
20年前淡水線初通車時,僅通往「淡水-中山」區間,直到同年12月,營運區間才延伸到「台北車站」。淡水捷運通車後,縮短了淡水、北投到台北市區的距離,同時也為北投跟淡水帶來更多的觀光客。
20年的營運時間,淡水線也曾經歷過重創台北的「納莉颱風」,當時大量的雨水流入台北車站的月台,淡水線部分路段還因此停駛達3個月。
淡水線早期與中和線、新店線共線營運,隨著2012年中和線與新蘆線貫通,才取消「北投-南勢角」營運模式;2013年信義線通車後,淡水線與信義線合併成「淡水信義線」(又稱紅線),路線延駛到象山,成為如今「淡水-象山」的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