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劉墉寫的! 兒子劉軒:別再傳那篇文章了
![劉軒澄清,有人拿父親2009年出版的書中一篇文章的某個段落,「加料」之後套上劉墉的名字,在網路上封傳,但該文並非劉墉所寫,請網友不要再轉貼。(圖擷取自劉軒臉書) 劉軒澄清,有人拿父親2009年出版的書中一篇文章的某個段落,「加料」之後套上劉墉的名字,在網路上封傳,但該文並非劉墉所寫,請網友不要再轉貼。(圖擷取自劉軒臉書)](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5/08/01/phpB2lAGd.jpg)
劉軒澄清,有人拿父親2009年出版的書中一篇文章的某個段落,「加料」之後套上劉墉的名字,在網路上封傳,但該文並非劉墉所寫,請網友不要再轉貼。(圖擷取自劉軒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最近網路流傳一篇署名作家劉墉的短文,內容提及「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等等,由於正值反課綱運動期間,該文章的指涉對象格外引發聯想。劉墉的兒子劉軒今澄清,是有人拿父親2009年出版的書中一篇文章的某個段落,「加料」之後套上劉墉的名字,並非劉墉所寫,請網友不要再轉貼。
劉軒今(1)日在臉書PO出文章:「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然而這批孩子進入社會後,既要美國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國式的鐵飯碗,卻沒有美國員工的自律和中國傳統的忠誠。從小討價還價,長大後失去原則,該講情的時候講理,該講理的時候說情。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結果。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
劉軒表示,最近網路上瘋傳這篇,據說是他爸寫的,他看看語氣,前面有點像,但後面完全不是父親的風格,看來就很可疑,他查證之後發現,內容來自2009年的《劉墉生活Cafe-8分鐘搞懂孩子的心》,第210頁「中西方教育的矛盾」這篇,原文有2千多字,跟最近網路流傳的這篇截然不同,而且裡面的句子也不相同。劉軒總結:「有人拿這篇文章的某個段落做為引子,加料之後套上了我爸的名字。」
他呼籲網友,如果看到這篇文章,麻煩不要再轉貼,如果可以的話請直接撤文。從中大家又學到兩點:「網路上很多東西沒有考究,實在不能輕易相信」、「在網路世界中,許多張冠李戴的誤會可能無意,但也可能有意。只要有意人決定它有意,它就有了意」。他也順便透露,這篇文章的鋪陳段落,其實是在講小時候移民美國的自己。
相關連結請見:劉軒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