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血腥鑽石 未演先轟動

2006/10/11 06:00

編譯陳泓達/特譯

由艾德.茲維克執導的新片「血腥鑽石」(Blood Diamond,暫譯)訂十二月中旬首映,卻因其劇情頗具爭議已備受矚目。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除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康娜莉等好萊塢大卡司外,片中鋪陳的悚動情節讓國際知名珠寶商戴比爾斯(De Beers)侷促不安,因為該片揭露了鑽石業者如何因為販售「血腥鑽石」或「衝突鑽石」,造成非洲鑽石產國內戰不斷,導致無辜生命慘遭屠戮的駭人內幕,擔心消費者可能因為該片拒買鑽石。

「血腥鑽石」的背景是一九九九年,當時非洲西部獅子山共和國內戰方酣,反政府叛軍控制該國鑽石礦山,以銷售粗鑽所得購買軍火,肆行殺戮。片中主角一白一黑,無意中發現一顆極為罕見的粉紅色鑽石,故事就此展開。

國際特赦組織指出,相較於獅子山內戰當時,媒體現在更勇於揭露所謂「血腥鑽石」的內幕。該組織以該片作為鼓勵外界關注鑽石業相關人權問題的手段。

戴比爾斯去秋便對該片表達關切,擔心該片會影響耶誕節和情人節的買氣,而要求片商加入聲明表示該片劇情純屬虛構,且因標示鑽石原產地的「國際鑽石原石認證標準機制」(簡稱KP機制)已成為產業規範,血腥鑽石在市場上幾已絕跡,但遭片商拒絕。

戴比爾斯並未死心,接著延請知名公關公司發動公關戰,以廣告向消費者說明鑽石業對管制血腥鑽石供銷管道所做的努力,並強調這場公關戰並非針對該片而來。

九月間,遭非南國家波札那政府流放的喀拉哈里布希曼族加入戰局。波札那正是戴比爾斯開採鑽石之處。布希曼族刊登廣告聲稱,就是鑽石讓他們失去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請求李奧納多伸出援手。

正如「血腥鑽石」所揭露,獅子山、波札那等非洲國家盛產鑽石,卻普遍貧困且內戰連連,鑽石在這些地方成了反政府勢力的經濟來源,而爭奪鑽礦也是衝突根源,血腥鑽石即指這類與合法政府對立的軍隊或派系控制地區生產的鑽石,其之所以沾滿鮮血,不僅是因交易所得被用來換取軍火導致內戰,也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被迫從事開採的勞工或童工若稍有不從,往往慘遭手腳被截斷的厄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