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港府拒延工作簽 六四研究學者遭解僱

加拿大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曉清廿四日確定工作簽證延期遭香港入境事務處拒絕,擔心學術圈形成「寒蟬效應」。(取自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網站)

加拿大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曉清廿四日確定工作簽證延期遭香港入境事務處拒絕,擔心學術圈形成「寒蟬效應」。(取自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網站)

2023/10/29 05:30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專研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加拿大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曉清,去年獲校方推薦得到美國獎學金而繼續在美研究工作,去年七月離港前曾申請工作簽證延期但遲無回音,廿四日確定遭香港入境事務處拒絕;中大也隨即「按既定程序」,以其未「具備有效簽證條件」加以解僱。做為第一位在美國哈佛大學開設六四事件歷史與記憶研討課的華裔學者,何曉清以典型「殺雞儆猴」形容之,感嘆成了「流亡」議題當事人,更擔心學術圈形成「寒蟬效應」。

何曉清丟教職 憂學術圈寒蟬效應

何曉清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年輕時曾聲援一九八九年六四民主運動人士;一九九○年代末期赴加留學更以六四事件為研究主題,取得多倫多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學成後即於哈佛大學開設六四事件相關課程,曾連續三年榮獲卓越教學獎;二○一九年,她在知名歷史學家余英時等人推薦下,赴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擔任副教授,並於中大任教多門中國現代、當代史課程。

根據香港入境處網站,「一般就業政策」簽證申請通常需四週處理。何曉清告訴香港時事評論「獨立媒體」,她二○一九年申請工作簽證赴港及二一年續簽時,均迅速獲批;但入境處廿四日通知她,考量所有資料和周遭環境後,決定拒絕她的申請。

三天後,中大也通知何曉清,合約尚未期滿的副教授委聘即時終止。對此,中大回覆獨媒表示,非永久性居民須持有效工作簽證始可在港工作,此規定與世界各地的司法管轄區一致;而簽證決定係入境事務處負責,校方無法影響簽證結果,亦不了解個案情況,因此不做進一步評論。

但何曉清向獨媒回憶道,入境處曾問其與非政府機構和外國政府的關聯,以及過去在哈佛大學的研究內容與資金來源等。她研判續簽被拒一事,應和研究與授課主題涉及天安門事件有關。她透露,香港國安法上路後,她曾多次遭受學術干預,包括被施壓取消課程。香港文匯報今年二月曾點名批判她散播反中亂港思潮,荼毒香港的下一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