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武肺病毒破口 可能是兩鼻細胞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公布的武漢肺炎病毒電子顯微圖像。(歐新社檔案照)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公布的武漢肺炎病毒電子顯微圖像。(歐新社檔案照)

    2020/04/26 05:30

    英荷法研究 刊登《自然醫學》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造成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人體的機制,已知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相似。在此基礎上,英國、荷蘭和法國的四家學術機構進一步發現,鼻中的兩種特定細胞類型,可能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初始媒介。研究成果已刊載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現有研究顯示,不論是有症狀或無症狀患者,人類鼻腔中的新冠病毒濃度均高於口腔,意味鼻腔是最有可能的初始感染和傳播通道。為了查明哪些細胞參與感染過程,由英國維康桑格研究院、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療中心、法國蔚藍海岸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學者組成的團隊,分析「人類細胞圖譜計畫」(HCA)所蒐集、來自未感染者廿多個細胞組織的單細胞核糖核酸(RNA)定序數據,包括肺、鼻、眼、腸、心、腎和肝等。

    鼻腔病毒濃度高 恐是傳播通道

    報告第一作者桑納克(Waradon Sungnak)指出,新冠病毒會借助受體蛋白「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和「跨膜絲胺酸蛋白酶2(TMPRSS2)」進入細胞,這兩種病毒蛋白在呼吸道、眼角膜和腸道上皮細胞中都存在,其中又以鼻腔內負責分泌黏液的杯狀細胞和纖毛細胞含量最高,意味這兩種細胞可能是病毒的初始感染途徑。團隊指出,這是首次發現鼻腔中的特定細胞與新冠病毒傳染有關,可能使一個人更容易感染病毒,並且將病毒傳播出去。

    眼睛、淚管 潛在的傳播途徑

    不僅如此,既然眼角膜和腸道細胞中同樣存有ACE2和TMPRSS2,代表眼睛和淚管也是潛在的傳播途徑,並且揭示了「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研究指出,當細胞受損或抵抗感染時,人體多種免疫基因會同步被活化,例如,鼻腔細胞中一旦出現ACE2,其他免疫系統基因也會同步運作,這個發現有助於科學界研發治療方法,以降低傳染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2025春節專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