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1億年最古老胚胎化石 證明先有蛋才有雞

國際研究團隊以超高解析度同步輻射3D無損成像技術,重構出距今六.一億年前的「籠脊球」胚胎化石標本的立體結構。(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國際研究團隊以超高解析度同步輻射3D無損成像技術,重構出距今六.一億年前的「籠脊球」胚胎化石標本的立體結構。(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2019/11/30 05:30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廿七日刊登的最新研究,透過超高解析度同步輻射3D無損成像技術,重構出距今六.一億年前、中國貴州甕安生物群「籠脊球」化石標本的立體結構(見圖,取自紐約時報網站)。二○○○年首獲學術研究記載的「籠脊球」,是人類迄今所發現、與動物相關的最古老胚胎化石,而最新研究揭示了動物單細胞祖先是如何演化成多細胞祖先,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上,得出「先有蛋」的答案。

籠脊球 記錄動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演化的關鍵

立體結構顯示「籠脊球」具有充滿營養物質的厚壁囊包,發育過程類似動物的單細胞近親,但又更為複雜,存在有規律的細胞遷移、重組等動物胚胎特有的發育機制。美國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諾爾(Andrew Knoll)告訴紐約時報,「籠脊球」的細胞結構「肯定是科學家此前從未見過的」。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殷宗軍告訴新華社,「籠脊球」化石記錄下動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演化的關鍵一步;這一步可為真正有細胞和組織分化的動物出現奠定下生物學基礎,也能為揭開動物起源之謎提供重要的新線索。

「籠脊球」整體呈球形,直徑不到一毫米,卻保有精緻的多細胞結構。殷宗軍指出,「如果我們將動物比喻成一隻雞,那麼複雜的胚胎發育過程就是孵化出小雞的蛋」,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惱人問題上,「籠脊球」揭示的解答無疑是「先有蛋」。

該研究由中科院與瑞士學者、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共同合作。研究團隊利用攝影掃描,重構出數百個「籠脊球」化石標本的立體結構,並指出這些結構呈現了胚胎發育的不同階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