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科技新把戲 植物發光取代路燈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2017/12/17 06:00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奈米生物科技研究團隊刊登在國際期刊《奈米通訊》(Nano Letters)的最新研究發現,將芝麻菜、菠菜、芥藍、西洋菜等植物葉片,高壓浸漬在取自螢火蟲的螢光素氧化酶、輔酶、磷光體等特殊奈米分子的溶液當中,可創造出「自體發光植物」,發出維持近四小時的微弱光線。科學家指出,該項技術未來可用於低密度的室內照明,甚至能取代電力驅動的路燈。

統計顯示,照明設備消耗了全球約二十%的電力。研究主要作者史特拉諾(Michael Strano)說,他們的願景是,「創造不用插電的燈,它透過植物本身的代謝作用,就能發光」,「讓種植樹木相當於裝設路燈,讓植物成為家中間接照明的光源」。

科學家過去也曾利用基因轉殖技術讓植物自體發光,但該技術所能應用的植物種類有限,MIT研究團隊的方法則已經能適用在多種沙拉蔬菜身上,該團隊下一步將朝提高發光效率、改造喬木植物的方向努力。

研究指出,科學家利用四款能彼此產生化學作用、經奈米化處理的分子實現發光反應,這些分子在植物體外的發亮時間超過二十一.五小時,發光效率在植物體內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效率最高的是一株十公分的西洋菜,發亮時間目前已從四十五分鐘提升至三.五小時,強度為一微瓦發光二極體(LED)的五十%,約是閱讀用光亮度的千分之一。

研究採用直徑約十奈米的二氧化矽攜帶螢光素氧化酶,製成「SNP-Luc」;採用約一百奈米、可釋放發光素的聚合物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LH2」,以及聚葡萄胺糖攜帶輔酶A製成的「CS-CoA」;三者加入用於調整波長的磷光體奈米分子,製成實驗用的特殊溶液。同時,利用硒化鎘(CdSe)奈米晶體,則可控制植物的發光與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