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NASA計畫:2024長駐月球

2006/12/06 06:00

月球南極建立永久基地

〔編譯鄭寺音/綜合四日外電報導〕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四日宣布,將在二○二四年於月球南極建立永久太空基地。此一基地將可供人類長期生活,以準備更深入的太空探險,進而擴大人類文明。如此大膽的新登月計畫,代表二○一○年太空梭計畫結束後,太空探險將邁入新階段。

NASA計畫於二○二○年前重返月球,二○二四年前,於月球南極建造以月球資源補充所需能量為主的永久國際基地營。

一九六○年代的阿波羅計畫,多以月球中部為活動範圍,但NASA考量到月球極地最適合長期定居,決定選擇兩極作為長期營地的設置地;而南北兩極中,又以南極最有可能,因為那裡四分之三的時間陽光普照,附近又可能埋藏礦物資源。

NASA將使用Orion載人太空船與附屬的全能登陸車登陸月球,功能像小貨車一樣的登陸車,可降落於月球任何一地送貨、載人,是營地發展的開端。

二○○四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生意外、造成七名太空人喪生後,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二○二○年前重返月球、接著進入火星的新任務,第二次登月計畫耗費十六年籌備,足足是阿波羅計畫的兩倍。

去年NASA估計,首趟重返月球的航程,就需花上一千零四十億美元,但NASA官員四日不願估算長期待在月球所需的資金,僅表示花費不會超出NASA預算。

歡迎民間加入商業活動

根據NASA的登月計畫時間表,二○○九年,首度測試登月太空船;二○一四年,首度測試Orion載人太空船,但不會登月;二○二○年,四名太空人小組登月;二○二○後的四年間,月球基地還不能提供太空人長期造訪,因此太空人一次只能待一週,但四年之後,NASA希望人們每次能停留六個月。

NASA也希望,月球的氫、氧等資源可供應基地所需。

NASA此次登月計畫,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基地營工程後,永久基地的建造,將開放給其他國家參與,甚至也歡迎民間企業加入進行商業活動;不過,登月載具仍由美國建造,如此NASA資金將較為充裕。NASA表示,他們歡迎目前國際太空站的建造夥伴俄羅斯、歐盟與日本加入,但迴避回答是否會讓中國加入的問題。

NASA向來自十四國的一千多名專家,要求他們回答「為何重返月球、抵達後要做什麼」後,才得出永久基地這個答案。NASA說,重返月球計畫的兩大主題是,準備下一站的火星探險,並擴大人類文明。


國際太空站 為何而「站」?

編譯羅彥傑/特譯

當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於美東時間七日晚間發射升空,執行國際太空站的建站任務時,勢必再度挑起這座僅完成一半的太空站,究竟為何而「站」的嚴肅問題。

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目前的重心在興建新一代太空載具,以供探測月球與火星之用。NASA四日也宣佈打算在二○二四年前,於月球建立長期基地營。NASA官員堅稱,今天的太空計畫乃是明日太空計畫之母,有鑑於布希總統將往返火星列為太空長期目標,國際太空站對於研究持續無重力狀態對太空人潛在影響更是重要。

由於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和平號太空站年久失修,包括美、俄與歐盟等十六國決定合力打造一個擁有無窮潛力的載人科學實驗室,希望包括製藥等領域在微重力環境下能有長足進步,因此在一九九八年開始組建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原先規劃在二○○四年前竣工,由十六國分攤約四百億美元的建造成本。但當初設定的目標已確定跳票。隨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爆炸意外,一度迫使太空梭機隊停駛,導致建站工程進度落後兩年半,加上成本透支與白宮易主,都讓NASA必須重新思考全盤科學任務的安排。國際太空站造價已膨脹到一千億美元,竣工日期則延至二○一○年。

此時,美國國內對太空站科學價值的質疑也更加尖銳,包括使用效益有限。眾院科學委員會幕僚長哥德斯頓指出,NASA現在建站與其說是為了美國的太空或科學計畫,不如說是為了維持對國際夥伴的承諾。

由於太空站今年的預算嚴重吃緊,讓NASA一度揚言要全面停止明年會計年度的科學實驗計畫。更緊迫的問題是,如何趕在二○一○年前竣工,因為NASA屆時將讓現有太空梭機隊退役,下一代的載具最快要等到二○一四年才會到位,屆時要進入太空站,恐怕得看俄國與歐洲的臉色。

此外,太空旅行的風險也不低。長期維護太空站與其裝備並非易事,太空人要保持健康更難。專家說,太空人在零重力下,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十倍於屬於高危險群的更年期婦女。專家擔心,國際太空站將逐漸被視為是沉重包袱。(取材自紐約時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