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陣雨

臺北市 14-14 ℃

搶救生命還是侵犯人權?克羅埃西亞「棄嬰箱」掀論戰

「伯利恆薩格勒布協會」發起人弗爾多利亞克(右)與聖母訪親修道院的修女在「生命之窗」(Window of Life)前握手合影。這是克羅埃西亞首座「嬰兒箱」,由教會支持的團體設立於札格瑞布一處修道院牆上。(法新社)

「伯利恆薩格勒布協會」發起人弗爾多利亞克(右)與聖母訪親修道院的修女在「生命之窗」(Window of Life)前握手合影。這是克羅埃西亞首座「嬰兒箱」,由教會支持的團體設立於札格瑞布一處修道院牆上。(法新社)

2025/03/26 09:3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天主教根深柢固的克羅埃西亞,一個為棄嬰設置的「棄嬰箱」近日掀起激烈爭論。這座位於首都薩格勒布(Zagreb)寧靜社區修道院牆上的裝置,讓女權團體怒批其為反墮胎勢力的「特洛伊木馬」,要求政府拆除,反對聲浪直指其違法且損害兒童權益。

這個「棄嬰箱」是中世紀「棄嬰輪」(foundling wheel)的現代化身,今年2月啟用。只要箱門一開,動態感測器便會通知修道院內的修女及天主教反墮胎團體「伯利恆薩格勒布協會」(Betlehem Zagreb)。為保護隱私,監視器角度刻意避開使用者。

負責人弗爾多利亞克(Alberta Vrdoljak)向法新社表示,這項設施旨在「拯救生命、防止殺嬰」。她提及去年5月薩格勒布公園一起棄嬰案,一名男嬰被丟進垃圾桶,幸被兩名青少年救起,凸顯其必要性。

然而,反對聲音不絕於耳。「克羅埃西亞婦女網絡」(Women's Network Croatia)痛批「棄嬰箱」非法且危險,認為它違背兒童最佳利益。雖然尚未有人使用,團體成員克維希奇(Zvonimir Kvesic)強調,這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緊急解方。

但批評者質疑其背後動機:在克羅埃西亞,墮胎雖合法,卻因公立醫院多數婦科醫生以道德理由拒絕手術而難以實行。路人克內熱維奇(Mia Knezevic)直言:「這看似善意,卻讓女性因墮胎感到罪惡,提供所謂的『替代方案』。」

兒童監察員德拉吉切維奇(Helenca Pirnat Dragicevic)則警告,「棄嬰箱」可能剝奪孩子知悉身世的權利,這項權利受《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她呼籲應正視棄嬰根源,而非依賴此類設施。

克羅埃西亞社會政策部已展開調查,因棄嬰在當地屬犯罪行為。反墮胎團體則反駁,他們提供的只是「對現有體制的援手」,無意挑戰墮胎政策。

全球視野下,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UN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多次反對「棄嬰箱」,促請各國尋找替代方案。但支持者如札格瑞布大學法學教授格拉奧瓦茨(Aleksandra Korac Graovac)認為,「生命權高於知情權,沒有生命,其他權利無從談起。」

目前,至少10個歐洲國家,包括德國、義大利與波蘭,設有類似裝置,亞洲的中國、日本等地亦然。克羅埃西亞過去10年記錄6起殺嬰案,顯示問題雖罕見卻真實存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