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了!中國染疫人口龐大 專家:的確可能出現新變種病毒
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官方專家坦承,本土傳播的病例數在一定規模的情況下,確實存在出現新變異毒株的可能性。圖為安徽省阜陽市的醫院急診室。(美聯社)
首次上稿 02:41
更新時間 05:42
〔編譯林雨萱/綜合報導〕中國自去年12月鬆綁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防疫措施後,染疫人數直線上升。人口9940萬的第3大省河南省9日宣布,截至6日,全省感染率已達到89%,其中城市89.1%、農村88.9%,去年12月19日發燒門診就醫人數達到高峰後,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研判已度過疫情高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許文波去年底聲稱,中國境內沒有Delta疫情,也無病毒突變,自去年12月初迄今在中國出現的病毒亞分支共31個,包括正在國外加速傳播的BQ.1、XBB等,全部屬於Omicron變種病毒,並未發現特徵性的基因組突變,且都由境外輸入。
由於中國一貫淡化甚至隱匿疫情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西方專家紛紛呼籲中國提高透明度,切實分享病毒相關資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8日接受「央視新聞」專訪時坦承,中國本土傳播的病例數在一定規模的情況下,確實存在出現新變異毒株的可能性,需要密切關注。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則聲稱,中國武肺疫情正由大流行轉為地方性流行,有些地方剛度過高峰,部分則是剛迎來高峰,官方將武漢肺炎防疫措施從「乙類甲管」降級為「乙類乙管」,是為地方性流行做準備,意味染疫人數會大幅增加,但盛行率將逐漸下降。
全球至少有10幾個國家針對中國旅客祭出入境管制,引發北京當局不滿,揚言採取相應報復措施。不過,美國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流行病中心主任努佐(Jennifer Nuzzo)認為,鑑於當前中國疫情的規模及透明度,各國都繃緊神經,並試圖減緩病毒輸入,這點是可以理解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也說,中國仍繼續要求對入境者出示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沒有資格批評西方的管制措施,何況北京曾執行世界上最具懲罰性和嚴苛的旅遊限制。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