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了!俄羅斯間諜被識破 假實習想滲透國際刑事法院

荷蘭情報機構宣布識破一起俄羅斯軍事間諜案,一名俄國軍情局特工企圖使用假造身分,想滲透正在調查俄軍被控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ICC)。(路透)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路透》報導,荷蘭情報機構16日宣布識破一起俄羅斯軍事間諜案,一名俄國軍情局特工4月間企圖使用假造身分,以擔任實習生的方式滲透正在調查俄軍被控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ICC),臥底取得國際刑事法院內部偵查資料,但在荷蘭機場被逮到後,已遭到遣返。
荷蘭情報與安全總局(AIVD)局長阿克博姆(Erik Akerboom)告訴《路透》,這位本名叫契卡索夫(Sergey Vladimirovich Cherkasov)的男子精心編造了一個可回溯多年前的身分掩護故事,以巴西國民的身分在今年4月試圖且進入荷蘭,理由是要在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擔任實習人員。
阿克博姆表示,這屬於俄羅斯軍事情報局(GRU)長期、多年的特務行動,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讓國際刑事法院接受了契卡索夫擔任實習工作,「這清楚顯示俄羅斯人正要做什麼─試圖非法取得國際刑事法院內的資訊。我們把本案歸類在高級威脅」。
國際刑事法院發言人羅博拉(Sonia Robla)表示,院方很慶幸荷蘭當局破獲這起間諜活動,並暴露了安全風險存在,「國際刑事法院很嚴肅看待這些威脅」,將繼續和荷蘭就案情相關事項一起合作。
荷蘭情報與安全總局聲明指出,這位化名為法瑞拉(Viktor Muller Ferreira)的男子在荷蘭機場被逮,宣布為「不受歡迎外國人」,被放在下一班回巴西的班機上遣返;男子面臨巴西法院訴訟程序。
針對本案,巴西政府沒有立即回應媒體詢問和評論。
根據荷蘭情報與安全總局釋出的4頁概略說明,契卡索夫精心打造了一個身分掩護故事,包括來自於受折磨陷入困境家庭的經歷,詳述他喜歡聽電子出神音樂(trance music)的地方、在巴西利亞(Brasilia)他最喜愛的餐廳可吃到便宜的豆子湯,「藉著掩飾身分,他整體來說隱藏了和俄羅斯的所有關係,特別是和俄羅斯軍事情報局的關係」。
《法新社》報導,這份4頁文件揭露出這名俄羅斯特工掩護身分的「傳奇」故事,宛如間諜小說場景。荷蘭當局表示,文件很可能是契卡索自己約在2010年以葡萄文撰寫,內容涵蓋他的假身分背景故事,包括與父母關係不好、討厭吃魚、 迷戀一位老師,及「看起來像德國人」而有「外國佬」的綽號,藉著種種編造故事以支持他的臥底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