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自我審查?《BBC》專訪中國記者 解析民眾心理
中國記者闞超群(Karoline Kan)日前接受英國《BBC》專訪,說明中國網路審查制度,以及民眾、公司行號為何頻頻自我審查的原因。(圖取自臉書 阚超群)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記者闞超群(Karoline Kan)日前接受英國《BBC》專訪,說明中國網路審查制度,探究民眾、公司行號為何頻頻自我審查的原因。
據《BBC》報導 ,香港「反送中運動」已持續數月,中國的社群網路業者竭力過濾香港爭民主的示威消息,認為這將威脅中國「社會穩定」和「共產黨統治」,這在外國人眼中不尋常的自我審查在中國極為常見。來自北京的記者、作家闞超群接受《BBC》專訪,解析這種自我審查現象的成因。
影片中,闞超群說,社群網路公司在中國發展需要遵守一定的條件,他們當然也不希望激怒中國政府,否則一切事業都有「不合法」的風險。如果他們不審查「敏感字詞」,可能就會受到懲罰,因此「自我審查」的情形十分常見。
闞超群表示,一些常見敏感字詞如「習近平」、「六四」等在社群媒體上皆是禁忌,即使目的是要讚揚政府,對領導人給予正向的評語,人們仍然會避免使用這些詞彙。她強調,這是由於無論用意為何,使用這些詞彙就容易吸引官方關注,而沒有人希望得到那種關注。
闞超群補充道,當然中國民眾可以「傳送」敏感字詞,但必須面對後果。她舉自己的朋友為例,這位朋友因談論中國司法改革,其微信帳號最近遭停權3日。
闞超群指出,她曾在外國媒體工作數年,因此她在使用微信時也非常小心,甚至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敏感詞表」。闞超群指出,其實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一個明確的「敏感字詞」名單或導覽,因此民眾只要感覺到任何一絲的「敏感」,就會避免使用該辭彙,這也是中國「自我審查」風氣非常強烈的原因。
最後,闞超群表示,中國官方認為「維持社會穩定」是首要任務,任意刪除所有他們「不喜歡」的內容。但中國人民也因此發展出一套「諧音」默契,甚至使用表情符號(emoji)來達成溝通的目的。
相關原文影片:
闞超群指出,她曾在外國媒體工作數年,因此她在使用微信時也非常小心,甚至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敏感詞」列表。(圖取自推特 @KarolineCQ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