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旁觀者效應」案兇手 服刑近半世紀去世

發生於1964年的凱蒂吉諾維斯謀殺案,該案兇手莫斯里在服了將近50年刑期後,於本月在獄中去世。(圖擷自NYdailynews)

發生於1964年的凱蒂吉諾維斯謀殺案,該案兇手莫斯里在服了將近50年刑期後,於本月在獄中去世。(圖擷自NYdailynews)

2016/04/05 08: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廣被社會心理學運用的專業名詞「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源於1964年於紐約皇后區的「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謀殺案。而有外媒報導指出,該案兇手莫斯里(Winston Moseley)在服了將近50年刑期後,於本月在獄中去世,享壽81歲。

綜合各大外媒報導,「凱蒂吉諾維斯」案的兇手莫斯里從1968年開始服刑後,曾在一次就醫時逃獄,逃獄期間又再犯下強暴案,回到監獄後甚至參與暴動,在他的服刑生涯中曾申請18次假釋,但全部遭到否決。直到本月莫斯里於紐約柯林頓矯正所(Clinton Correctional Facility)服刑時過世,創下紐約州囚犯服刑最久紀錄。

「旁觀者效應」意指當犯罪事件發生時,若旁觀者越多,越不可能有人伸出援手。而當年「凱蒂吉諾維斯」凶殺案發生時,《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有38人目擊謀殺,但卻沒有半個人報警,都會區民眾的冷漠讓世人震驚,爾後衍生出「旁觀者效應」的概念,被社會心理學與犯罪學廣為運用。

當年被殺害的凱蒂吉諾維斯是名酒吧經理。(圖擷自NYdailynews)

當年被殺害的凱蒂吉諾維斯是名酒吧經理。(圖擷自NYdailynews)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